罗大伦博士谈为什么孩子睡觉流口水

罗大伦中医治疗癫痫-罗大伦中医大讲堂

 睡觉时流口水的原因:

一般由以下因素所致: 一、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觉时流口水。口腔内的炎症也会促进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形会自动消失。 二、前牙畸形:这可能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觉流口水。 三、神经调节障碍: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谓"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一些神经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觉时也可能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会使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 四、可能是睡觉姿势不当。像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都容易引起流口水。 五、 除了口腔问题外,还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觉时流口水。 六、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癫痫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选择药物时需要注意 睡觉流口水,可能是脾虚 有些人深受“晚上睡觉流口水”的困扰,早上起床总发现枕头湿湿的,这个小毛病看起来似乎只是个人习惯问题,且难以纠正。你有没有想过,这是由脾虚导致的呢? 口水也称口津、涎,是指唾液中比较清稀的部分。中医认为,涎由脾气化生并传输分散,故有“脾在液为涎”之说。在脾气充足的情况下,脾的“固摄”功能和涎液的化生正常,故涎液能正常传输,帮助吞咽及消化,但不会溢出口腔。但在脾虚的情况下,脾的“固摄”功能失调,涎液不能正常传输,从而发生“流口水”的现象。因此,想要克服睡觉流口水的毛病,不妨考虑由脾虚人手,请医生辨证治疗。

防治的办法是: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也可请口腔科医生诊治,采用洁治疗法,去除牙石,服用维生素C及B2等药,消除牙龈炎,减少不良刺激。 很多人以为只有小朋友才会流口水,其实成年人也会。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睡着后不会流口水,若经常有此现象,即显示身体肾虚气虚,其中偏向阳虚。所谓「阳」,就是指身体的机能状态。阳虚人士,肌肉弹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会张开口,形成口水外流。当然,如果你感冒鼻塞,须张开口呼吸,则作别论。 如果你经常睡眠流口水,最好多加注意身体,及时调补。 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的中药调补,如莲子、芡实和淮山药,如无口干口苦,可加党参。

普通人如何自学中医

一 蒙学阶段

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好。因为在缺少老师指点的情况下,要系统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1 内容枯燥,难以入目。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内容;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沉沉的教科书是明显不同的。

2 没有重点。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同等重要;同为五脏,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地位也不会完全相同;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运和化对临证的指导价值仍有区别。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都是需要老师指点的。

3 易生误解。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一个认识的基础,即对基本概念的把握。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可能笨拙的很,但实际上常是中医入门的捷径。多向前辈请教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无疾相信,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学习方法可以逐渐开朗,还会在不经意间学到老先生很多宝贵的临证心得。

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另外,参加无疾学社每年开办的学中医线上课程,也是不错的选择。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选用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比较好的。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最新版的中医教材。一般来说,新版教材容纳了诸多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还是值得信赖的。如果希望精炼一些,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趣味性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可以让学习多些乐趣,少些乏味。感觉比较畅销的几位养生保健书作者:徐文兵、罗大伦、中里巴人等的书,虽然不强调整个理论构架的完整,但是作为学习之初的兴趣培育,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放松调剂,是足可以胜任的。

中医入门教材方面,最后毛遂自荐一下。拙著《零起点学中医》,实际上是无疾依据上面的两项原则,即权威性和趣味性,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针灸学等中医主干科目,撷取要点,趣味讲出。努力在保持中医理论权威性和系统性的同时,令文字活泼不致教条。蒙学友厚爱,已重印16次。现作为入门书,推荐给初学中医的朋友。

4 最后,还需要强调循序渐进的步骤。一名中医在校生,学习这几门课的时间大约是三年(当然还要学习其他课程);古代中医学徒学完更加精简的四小经典,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所以,大家在自学的启蒙阶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松或太紧,都可能为将来的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二 经典学习阶段

经过前期的蒙学阶段,有了对中医学的初步认识,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了。也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

无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同学认为:经典都是过时的老土东西,不过是讲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还有什么必要学习这些陈腐的东西呢?对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这样回答: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个是自然科学的体系,一个是人文科学的体系。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路向前的,象射出的箭。每一次科技革命后,新兴的科技必然取代原有的,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技理论出现。但是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无法替代老子的价值,孟子也无法顶替孔子的位置;朱子也是一代大儒,却需要时时从孔孟的学说中汲取营养。后世当然可以发展,而且必须发展,但是经典的价值是无论谁也无法否定的。所以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的理论永远受人追捧,但在人文学科里,想要把握最先进的理论,就意味着需要用最短的时间,重温古人曾经走过的路,再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不幸”的是,医学更多的是一门“人学”,医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医学的性质本身,更趋近于人文学科。经典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有一些同学认为,既然经典是最好的,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经典,达到古人的境界,还有什么必要学习现代的中医教材,妄走些弯路呢?

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要想与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得知道古人在说什么。作为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现代化的环境里,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全部都是严重西化的。这样的状态,让我们与古人之间产生了距离。虽然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却无法相互理解了。所以,中医教材的价值首先就在于,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试着表达古人的思想。也就是说,现代的中医教材,就是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语言上的桥梁。让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与古人的思想发生共鸣。

其次,时代在发展,认识在提升,一味的崇古泥古,只能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狭小的领域里,成为井底的青蛙。学习经典,初衷并非要恢复古中医的原貌,把自己完全还原成古人,不但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学习经典,是希望从古人深邃的思想中得到启发,从古人丰富的经验中撷取珍宝。惟其如此,为今人所用,古人的思想才在今天真正活了下来,中医的灵魂也才终于不灭。

讲了这么多,经典的学习,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当过老师都知道,讲基础课是比较容易的,但讲经典课就困难的多。难就难在,先是要老师自己钻进去,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所谓“本意”;接下来再表达出来给学生。那么对于希望通过自学来理解经典,难度自然就更大了。所以,对于经典的学习,无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明确自己的方向

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要知道面前的路通向哪里,学习经典也是一样。先假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理解,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经典中的思想用于临床病症的治疗。这样的话,逐字逐句的钻研精神就未必最好;许多纯粹的理论著作也就不一定适用。而有些将经典的内容加以应用,条文下紧随着治疗医案的书就要好的多。仅举例两本书为例,《黄帝医术临证切要》和《经方实验录》。用这样的书来配合经典的学习,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起来会更有动力。

如果是从治学的角度,或是哲学、史学甚至文学的角度来学习,自然需要另当别论,这里就不多讲了。

2 从浅到深的学习

自学者,学习文言文有困难者,不妨先从白话文入手。虽然也会遇到译文质量不好,影响理解的时候,但毕竟也是经过专家认可,质量相对还是不错的。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理解全都符合“古意”?更进一步,全部符合“古意”, 真的就是我们评判价值的惟一标准吗?翻译的版本方面,可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几部标题为《××校释》的书,逐段译的,质量还可以。

3 遇到问题,多参考注家

阅读古文,在理解上很容易遇到问题。这时候,多参考几位注家的注解,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历代医家中,很多是花了毕生精力来钻研经典的。他们对经典的理解认识,常常可以为我们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开阔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学经典而不读注解,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古人的。经典的注家虽常以千记,但其中非常著名的也不过几家、十几家,比如研究《内经》的杨上善、王冰、马莳、张介宾、张志聪等;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尤在泾、柯韵伯等。相信在经典学习的过程中,哪怕就是在前面讲到的白话文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了解到以上注家,和他们的著作。自学者,不妨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来读。

三 临床探索阶段

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离开真实的临床诊疗过程,医学很难找到存在的依据。而医生诊疗是一门技术,技术的本质是能力,能力的获取靠练习,整个身心的练习。练习的起点,又在哪里呢?

医学生毕业前,一定会经历两个过程:见习和实习。所谓见习,是在观察中体验诊疗实践的过程。对中医来说,主要指跟师侍诊。老师诊疗时,在旁悉心观察倾听,如何问诊,舌象怎样,如何施针,怎样开方。隋唐以降,针道衰而方药兴,所以现代中医侍诊过程,主要形式演变成跟师抄方,抄方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医见习、侍诊的代名词。

见习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亲手诊脉。提到诊脉,这里尤其需要多说几句。在普通百姓和中医爱好者中,往往认为中医诊脉神奇玄妙,不可思议。实际上,脉诊确实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分。原因在于,脉诊需要的,几乎是纯粹的感觉。而感觉,是无法通过书本学习或跟师学习直接获得的,感觉需要体验。比如一个简单的冷热感觉,无论读多少书,向多少位“专家”、老师请教,什么是冷,什么是热,都无助于对冷和热的真正认识,除非亲身体验。这个感觉的领域,不在头脑的范围之内,无法通过科学来界定,这是一个由心主宰的世界。用心体验得来的感觉,往往历久弥新。无疾至今对第一次体验革脉的情形记忆犹新,那是读大学时,跟随方剂许老师侍诊时经历的案例,当时提到的一句“男子则亡血失精,女子则半产漏下”,恐怕已经铭刻在终生的记忆里。

说回来,中医诊疗能力练习的起点在跟师侍诊。侍诊不是简单的听听看看,是用心在观察和倾听中体验诊疗的过程,为接下来的模仿做准备。

练习从模仿开始。无疾今天在临床上的诊疗行为,细品下来,到处都隐蕴着当初两位老师的身影。模仿的范围很宽,从问诊的次序和语气,到处方用药的思路和习惯,到针刺的手法与穴法。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不是空对空的臆想,而是实践中的运用和体验;模仿的过程,就是实习的过程。

对中医自学者而言,见习之难在于选择和找到一位可以信赖的老师,实习之难则首先体现在风险控制。得遇师长是缘,得遇明师更是珍贵的善缘。外缘无常,却仍不离因果。多加留意,总会在身边发现可以为师长的前辈。以恭敬心,惜缘为念,取人之长,择善而从,假以时日,必有所得。

医之为业,关乎性命,敢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初学实习者,遇虎狼之药,危险之穴,谨须恪守轨范,暂收猎奇之心。一句话,医生这个行当,不是闹着玩的。无论自己还是家人朋友,临床探索必不可少,但关键时刻,探索的心必须让位给慈悲的心。

四 临证与读书相参阶段

经过了前面的读书学习,见习实习,初学者或许已经可以小试牛刀,并且开始体会到病情好转,甚至治愈疾病的欣喜。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临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境了:别人讲很好用的方法,到自己怎么就不好用了?之前试过很好用的方法,现在疗效为什么就不再让人满意了?患者病情突然加重了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作为普通爱好者,以及初学者,当下首务一定不是攻克某种病,而是对人体,对疾病有所认识,有所体验。如此,在病症选择上,就需要有所考虑:一些急症,如高热、昏迷、呼吸困难,可能直接威胁生命;一些大病,如癌症、中风、心梗,心理负担太过沉重;一些难病,如癫痫、红斑狼疮、牛皮癣,太容易信心受挫。反之,慢性的、较轻的、常见的病症,如失眠,腹泻、便秘,慢性头疼、腰疼,普通感冒等,更适合初学上手练习。千万别小看这些病症,真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已经相当不易。

明确了大致的范围,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实战了。对初学者来说,最常见的问题,如上文所讲,即疗效的不确定、不稳定。这例有效,那例无效;此时有效,彼时无效。犹如段誉手里的六脉神剑,似乎毫无规律可以把握。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有二:初学者掌握的知识结构尚有欠缺,又或者临证体验尚欠丰富。打个比方,如果到北京只去过天安门、故宫、长城,头脑中北京的印象就只是气势恢宏,那么面对小胡同的情景,就很难与北京建立起关联。只知道失眠可以从心火、肝郁上得,用清心、疏肝法有效,再遇到肾阴虚、痰火、瘀血、食积引起的失眠,老方法自然不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破解的方法,可以找老师请教,与同道交流,但最重要也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多读书。框架类的知识结构问题,可以多回顾院校教科书,详见前文。至于临证经验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临证经验类的图书和文章。别人的经验,不论古今,不管成败,对丰富自己的体验,都会有所帮助;尤其是那些用心书写的文字,能让人心动的经历。毕竟,将心比心,总比从脑到心,来的方便些。

考究起来,这些临证经验类的书,又可大致分为两类:医案和医论。至于医案,《零起点学中医》里已经列为专门一章来讲,这里不再重复,只对一套书做个推荐,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这套书已经出到第11辑,130余本。现代有名望的中医,相当部分都已经名列其中了。从内容看,主要讲的,就是医案和医论这两部分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阅读。

除了书,专业期刊也是一个丰富经验的好途径。知网、维普、万方等大平台上,都可以很方便的检索到大量专业文章。譬如,输入关键词“咳嗽”、“经验”,就可以找到成百上千条文章,诸如《××治疗咳嗽经验》、《××辨治小儿咳嗽经验》。相比书籍,期刊有两点优势明显:一,内容较新;二,方便检索。相比《名医类案》时代的记载,现代医案无疑和今天的生活更贴近;而检索,则可以大幅提高获得知识的效率。

举个例子,我现在遇到一个顽固的便秘案例,各种方法都试过,效果仍不满意,怎么办?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经验类医书中,翻看前人治疗便秘的经验;也可以直接上知网输入关键词“便秘 经验”。在前人经验的海洋里,我现在遇到的问题,很可能之前别人也遇到过。如此,那位医生头脑中闪过的一点灵光,就可能瞬间点亮我的思想。一个困扰许久的难题,或许就此解开。

除了上面介绍的临床经验类书,经典著作仍然是这一阶段必读的书目。所谓经典,经过千百年时间的磨砺,仍然可以焕发出容光,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之所以常读常新,也正是蒙这股强悍的生命力所赐。临床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要在千头万绪中坐怀不乱,离不开强大的定力。经典,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安定、浑厚。

游移不定时,读到这一句,“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纷繁不清时,“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思路不明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困惑不解时,“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心里是不是已经踏实、清晰了些?再听到一声声谆谆教诲,“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病势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是不是心里已经充满了感激?更不用说仲景经方,在中医实践中,面对变幻莫测的病情,以不变应万变的妙法圆通。

以上是根据无疾个人经验,及教学实践,对中医爱好者、初学者,一步步进阶学习的过程,做的一点浅薄梳理,不经意间已成了六千字的长文。最后,做个简要的整理:

8岁小孩晚上尿床怎么办

其实会引起小孩尿床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只要找到原因,及时给小孩纠正就可以的了。那么,你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处理:1、注意小孩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尿床。2、注意小孩是因为睡得沉过尿床。3、注意观察小孩的身体情况,要排除小孩是因为病因而引起的尿床。而你小孩都8岁大了,你就需要告诉他尿床的坏处,等小孩慢慢调整过来就会有所改善的了。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多些给小孩吃核桃,这对小孩的肾有好处,从而可以减少小孩的床尿的。4,很可能是遗尿症的问题。最好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儿科医院检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