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球蛋白能治疗癫痫吗-丙球蛋白的副作用大吗
癫痫持续状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癫痫持续状态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病因 10.1 原因 10.2 诱发因素 11 发病机制 12 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 12.1 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 12.2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partial seizure continuance) 12.3 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 13 癫痫持续状态的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5 辅助检查 16 诊断 17 鉴别诊断 18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18.1 从速控制 18.1.1 选择用药原则 18.1.2 常用药物 18.2 有效支持和对症治疗 18.3 急诊处理方案 18.3.1 在10min内应进行的急诊处理 18.3.2 在30min内应完成的治疗处理 18.3.3 在60min内应完成的治疗、检查及处理 18.3.4 在24h后应进行的治疗 18.4 维持治疗 18.5 癫痫状态防治 19 预后 20 癫痫持续状态的预防 21 相关药品 22 相关检查 22.1 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 附: 1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穴位 1 拼音
diān xián chí xù zhuàng tài
2 英文参考status epilepticus
status convulsivus
3 概述癫痫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或称癫痫状态,是指持续、频繁的癫痫发作,发作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恢复。癫痫持续状态若在1~2小时内不能制止,可危及生命而亡,或造成永久性脑损害。
长时间(>30min)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致残率和病率很高,因而癫痫状态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任何类型癫痫均可出现癫痫状态,通常指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
癫痫状态多发生于癫痫患者,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多为难治性癫痫。继发性居多。最常见原因是不适当地停用AEDs,或急性脑病、脑卒中、脑炎、外伤、肿瘤和药物中毒等所致,不规范AEDs治疗、感染、精神因素、过度疲劳、孕产和饮酒等也可诱发,个别病人原因不明。癫痫连续状态或癫痫连续发作是癫痫发作连续发生,但两次发作间意识清醒。
临床表现常以尖叫开始,突然意识丧失,摔倒,肌肉呈对称性强直性抽动,头、眼转向一侧,口角偏斜,口吐白色泡沫,舌唇咬破,大小便失禁,发作停止时如正常人,但有头痛、疲乏、肌肉酸痛等,暂不能记忆发作时的情况。
癫痫病的预防非常重要。预防癫痫不仅涉及医学领域,而且与全社会有关。预防癫痫应着眼于三个层次:一是着眼于病因,预防癫痫的发生;二是控制发作;三是减少癫痫对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导致症状性癫痫综合综合征的原发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十分重要。对有遗传因素者要特别强调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应详细地进行家系调查,了解患者双亲、同胞和近亲中是否有癫痫发作及其发作特点,对能引起智力低下和癫痫的一些严重遗传性疾病,应进行产前诊断或新生儿期过筛检查,以决定终止妊娠或早期进行治疗。
4 疾病名称癫痫持续状态
5 英文名称status epilepticus
6 癫痫持续状态的别名癫痫状态
7 分类神经内科 > 癫痫
8 ICD号G41.9
9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癫痫持续状态年发病率为41/10万~61/10万,其中25%~50%的患者已诊断癫痫,12%~30%新诊断的成人患者以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9%的儿童患者以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1岁以内和65岁以上既是癫痫患病年龄高峰又是癫痫持续状态发病年龄高峰。
据统计,10%~20%的癫痫患儿和15%的成人癫痫患者发生过癫痫持续状态,在癫痫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5%。据报告,在抗癫痫药物被广泛应用前,癫痫持续状态病率为10%~50%。至今其病率仍高达13%~20%。
10 病因癫痫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多为难治性癫痫。继发性居多。
10.1 原因(1)不规范抗痫药治疗:多见于新近发病患者开始规范药物治疗后突然停药、减量、不及时或未遵医嘱服药、多次漏服药物、自行停药、改用“偏方”和随意变更药物剂量或种类等,导致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使2l%的癫痫患儿和34%的成人患者发生癫痫状态。
(2)脑器质变: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梗、脑炎、代谢性脑病、变、围生期损伤和药物中毒患者无癫痫史以癫痫状态为首发症状占50%~60%,有癫痫史出现癫痫状态占30%~40%。
(3)急性代谢性疾病:无癫痫发作史的急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以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占12%~41%,有癫痫史者以持续状态为反复发作症状占5%。
(4)自身因素:癫痫患者在发热、全身感染、外科手术、精神高度紧张及过度疲劳等时,即使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也可诱发持续状态。
10.2 诱发因素发热、感染、劳累、饮酒、酒精戒断、妊娠及分娩等,停用,服用异烟肼、三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亦可诱发癫痫。
11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与脑内致痫灶兴奋及周围抑制失调有关,致痫灶周围区域可抑制痫性发作,使其持续一定时间后停止,当周围区域抑制减弱,痫性活动在皮质突触环内长期运转,可导致部分性持续发作;痫性活动由皮质通过下行纤维投射至丘脑及中脑网状结构,可引起意识丧失,再由弥散性丘脑系统传布到整个大脑皮质,引起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
12 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癫痫持续状态主要分为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和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两种类型,其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和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持续状态最多见。
12.1 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1)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是临床常见的危险的癫痫状态,强直阵挛发作反复发生,意识障碍(昏迷)伴高热、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休克、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及低血钙等)和肌红蛋白尿等,可发生脑、心、肝、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自主神经和生命体征改变。脑炎、脑卒中等可出现继发性GTCS持续状态,先出现部分性发作,再泛化为GTCS。
(2)强直性发作持续状态:多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表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昏迷较少),间有强直性发作或非典型失神、失张力发作等,EEG出现持续性较慢的棘慢波或尖慢波放电。
(3)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表现阵挛性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伴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4)肌阵挛发作持续状态:肌阵挛多为局灶或多灶性,表现节律性反复肌阵挛发作,肌肉呈跳动样抽动,连续数小时或数天,多无意识障碍。特发性肌阵挛发作(良性)病人很少出现癫痫状态,严重器质性脑病晚期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家族性进行性肌阵挛癫痫等较常见;EEG表现泛化性放电。①单纯性肌阵挛状态:见于失神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EEG可区分肌阵挛状态和肌阵挛失神状态;②症状性肌阵挛状态:较多见,常合并退行性脑病如RamsayHunt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如Lafora病、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和中毒性脑病,以及安眠药中毒等。
(5)失神发作持续状态:表现意识水平降低,甚至只表现反应性、学习成绩下降,EEG持续性棘慢波放电,频率较慢(<3Hz)。多由治疗不当或停药等诱发,临床要注意识别。
12.2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partial seizure continuance)(1)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持续状态(Kojevnikov癫痫):表现身体某部分如颜面或口角抽动、个别手指或单侧肢体持续不停抽动达数小时或数天,无意识障碍,发作终止后可遗留发作部位Todd麻痹,也可扩展为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病情演变取决于病变性质,部分隐源性患者治愈后可能不再发;某些非进行性器质变后期可伴同侧肌阵挛,但EEG背景正常;Ra *** ussen综合征(部分性连续性癫痫)早期出现肌阵挛及其他形式发作,伴进行性弥漫性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单纯部分性感觉发作持续状态临床较少见。
(2)边缘叶性癫痫持续状态:又称精神运动性癫痫状态,常表现意识障碍(模糊)和精神症状,如活动减少、反应迟钝、呆滞、注意力丧失、定向力差、缄默或只能发单音调,以及紧张、焦虑不安、恐惧、急躁、冲动行为、幻觉、妄想和神游等,持续数天至数月,事后全无记忆;常见于颞叶癫痫,须注意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精神异常鉴别。
(3)偏侧抽搐状态伴偏侧轻瘫:多发生于幼儿,表现一侧抽搐,病人通常意识清醒,伴发作后一过性或永久性同侧肢体瘫痪。婴幼儿偏侧抽动偏瘫综合征(HHS)也表现半侧阵挛性抽动,常伴同侧偏瘫,也可发生持续状态。
(4)自动症持续状态:少数患者表现自动症,意识障碍可可由轻度嗜睡至木僵、昏迷和尿便失禁,如不及时治疗常发生全身性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甚至半年,患者对发作不能回忆,发作后近事或远事记忆受损。EEG可见颞叶及额叶局灶性痫性放电。
12.3 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表现多样,不典型,多为轻微抽动,肢体奇异的强直动作,常由一个肢体转至另一肢体或半身抽动,发作时呼吸暂停,意识不清。EEG可见特征性异常,1~4Hz慢波夹杂棘波或2~6Hz节律性棘慢波综合,强直发作呈δ波,阵挛性发作有棘波、尖波发放。
13 癫痫持续状态的并发症癫痫状态是临床急症,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脑损害甚至亡,应立即治疗。癫痫状态时间愈长,脑损害愈重,发作持续10h以上常继发严重脑损伤。持续时间较短或频繁发作的持续状态可导致以下并发症:
1.痫性发作肌肉剧烈运动可引起乳酸中毒、血pH值显著下降等代谢紊乱,患者呼吸停止导致严重缺氧,全身肌肉剧烈运动时大量耗氧,造成脑、心及全身重要脏器缺氧性损害,脑缺氧可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
2.肺血管压明显增高可发生严重肺水肿引起猝,血儿茶酚胺水平急骤升高可继发心律失常,也是重要的因。体内乳酸堆积可引起肌球蛋白尿,血清肌酶明显增高可引起下肾单位肾病。
14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检查:可除外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症状性持续状态。
2.血液生化检查:可排除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酮症酸中毒、低血钠,以及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和CO中毒等所致代谢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
15 辅助检查癫痫状态患者辅助检查应在迅速控制发作前提下酌情进行。
1.常规EEG、视频EEG和动态EEG监测可显示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等痫性波型,有助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状态的确诊。
2.心电图检查可排除大面积心肌梗、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导致广泛脑缺血、缺氧后发作和意识障碍。
3.胸部X线检查可排除严重肺部感染导致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
4.必要时可行头部CT和MRI检查。
16 诊断根据癫痫病史、临床特征、常规或视频EEG检查等。GTCS持续状态发作间期意识丧失才能诊断;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可见局部持续性运动发作,长达数小时或数天,无意识障碍;边缘叶癫痫持续状态、自动症持续状态均有意识障碍,可伴精神错乱、事后无记忆等。
17 鉴别诊断部分性癫痫状态需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鉴别,TIA可出现发作性半身麻木、无力等,不伴意识障碍,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易与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混淆,TIA多见于中老年,常伴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癫痫状态须注意与癔症、偏头痛、低血糖和器质性脑病等鉴别,病史和EEG是重要的鉴别依据。
18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18.1 从速控制从速控制发作是治疗的关键?,要根据癫痫状态类型选择用药。
18.1.1 (1)选择用药原则①先选用速效AEDs静脉给药,首次用药必须足量。
②发作控制不良时应毫不迟疑地重复给药。
③顽固例应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④控制发作后应给予足够的维持量,患者清醒后改用口服抗痫药,并进一步查明病因。
18.1.2 (2)常用药物①地西泮(安定):是成人或儿童各型癫痫状态的首选药,成人剂量10~20mg,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儿童0.3~0.5mg/kg,以3~5mg/min速度静脉推注,幼儿可直肠给药,剂量为0.5mg/kg;如15min后复发可重复给药,或用地西泮100~200mg溶于5%葡萄糖盐水中,在12h内缓慢静脉滴注,总量不超过120mg/d为宜。本药起效快,迅速进入脑部使血药浓度达到峰值,一般2~3min生效,但本品代谢快,半衰期短,20min后脑及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偶可出现呼吸抑制,应停药。
②10%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成人25~30ml,小儿0.5~0.8ml/kg,加等量植物油保留 *** 。
③(氯硝安定):药效是安定的5倍,半衰期22~32h,成人首次剂量3mg静脉注射,注射后数分钟奏效,对各型癫痫状态均有效,以后5~10mg/d,静脉滴注或过渡至口服药。需注意对呼吸及心脏抑制较强。
劳拉西泮(氯羟安定):作用较安定强5倍,半衰期12~16h,可用0.1mg/kg以1~2mg/min速度静脉注射,首次剂量不超过5mg为宜。一般注射3min后可控制发作,如未控制5min后可重复同样剂量,亦应注意呼吸抑制。
④异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钠):成人0.5g/次溶于注射用水10ml静脉注射,1~4岁儿童0.1g/次,5岁以上0.2g/次,速度不超过0.05g/min,至控制发作为止,通常0.5g以内可控制发作,未注完的剩余药物可肌内注射。
⑤利多卡因(lidocaine):用于安定注射无效者,2~4mg/kg加入10%葡萄糖内,50mg/h速度静脉滴注,复发时可重复应用;心脏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者慎用。
⑥苯妥英(苯妥英钠):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负荷剂量在脑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无呼吸抑制和降低觉醒水平副作用,但起效慢,多在30~60min起效,约80%的患者在20~30min内停止发作,作用时间长(半衰期10~15h),对GTCS持续状态效果尤佳。成人剂量5~10mg/kg,儿童15mg/kg,溶于0.9%氯化钠液中静脉注射,成人注射速度不超过50mg/min,可与安定合用。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需密切观察,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冠心病及高龄者宜慎用或不用。
⑦丙戊酸钠(丙戊酸):丙戊酸钠(德巴金)注射剂5~15mg/kg溶于注射用水中,3~5min内静脉注射,再用10mg/kg剂量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500ml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可达2500mg/d。可迅速终止某些癫痫持续状态,如部分性运动发作持续状态。
⑧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主要用于癫痫控制后维持用药,用安定等控制发作后可续用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20mg/kg,30mg/min缓慢静脉滴注;或0.2g肌内注射,1次/12h。本药起效慢,肌注后20~30min起效,1~12h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对脑缺氧和脑水肿有保护作用,大剂量可有肝肾损害。
⑨副醛:作用强,半衰期3~10h,成人用5ml缓慢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1ml/min,也可用15~30ml保留 *** 。儿童0.3ml/kg用植物油稀释保留 *** ,或0.1~0.2mg/kg深部肌内注射。该药约80%经呼吸道排出,可引起剧咳,患呼吸系统疾病者忌用。
如上述方法均不能控制发作,可用硫喷妥钠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
18.2 有效支持和对症治疗如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及辅助人工呼吸,维护生命体征,做好舌咬伤、摔伤和骨折的防护等。一般对症处理包括:
(1)防治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
(2)控制感染:避免患者在发作时误吸,可酌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治并发症。
(3)检查血糖、电解质、动脉血气等,有条件可行EEG监测。
(4)高热可物理降温,纠正发作引起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高渗状态和肝性脑病,纠正水、电解质及酸堿平衡失调,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18.3 急诊处理方案 18.3.1 (1)在10min内应进行的急诊处理①明确癫痫持续状态诊断,确定发作类型。
②监测呼吸、脉搏和血压,保证生命体征平稳。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吸痰;对牙关紧闭者应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放置床边护栏,防止坠床;对发绀患者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及辅助人工呼吸。
④首选安定,成人首次剂量为20mg,2~3mg/min速度静脉推注,约1/3的患者3min内停止发作,4/5的患者5min内停止发作,作用时间仅维持10~30min,需同时给予其他抗痫药;须注意可抑制呼吸,静脉注射过快可发生呼吸骤停。
18.3.2 (2)在30min内应完成的治疗处理①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8~9mg/kg,肌内注射,发病前用过巴比妥类可适当减量,作为安定注射后长效维持用药,首次注射后4~6h可根据发作控制情况酌情给予首次剂量的1/3~1/2肌注,并作为维持剂量每6~8小时肌注1次,直至完全控制发作;对呼吸中枢有较强抑制作用,不宜静脉注射,有明显肝肾功能障碍应适当减量或慎用。
②丙戊酸钠(德巴金):5~15mg/kg溶于注射用水,3~5min静脉注射,再按10mg/kg剂量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2500mg/d。
①或②任选其一。
③患者终止发作后可行常规或视频脑电图检查、头颅CT检查,除外颅内出血、感染、肿瘤和脑挫裂伤等。
18.3.3 (3)在60min内应完成的治疗、检查及处理①上述药物无效或疗效不佳,可给予苯妥英(苯妥英钠)缓慢静脉注射,5~10mg/kg溶于5%葡萄糖20~40ml中,注射速度50mg/min,1/3的患者可在静注开始10min内停止发作;亦可将上述剂量药物溶于5%葡萄糖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需注意静脉用药可导致低血压及心电图改变,应心电监护下使用。
②利多卡因:100mg溶于5%葡萄糖20ml,以10mg/min速度静脉注射;可迅速控制发作,但维持时间较短,有效后可根据病情给予利多卡因3.5mg/(kg·h),静脉滴注;由于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最好在心电监护下用药;4%副醛注射液:3~5ml静脉注射,当针头穿刺进入静脉后应立即推注,以免发生血液凝固,注射速度1ml/min,呼吸功能不佳者慎用。
③10%水合氯醛20~30ml保留 *** ,8~12小时 1次,适于肝功能不全或不宜使用苯巴比妥类者。
④给予上述足够剂量药物仍不能控制发作,再用各种药物或重复剂量又担心超过安全限度时,可考虑由麻醉医师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应用肌松剂,麻醉深度可达3期4级。
⑤对症治疗如吸痰、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感染等。
⑥患者发作终止可酌情腰穿、胸部X线及头颅MRI检查,有条件患者进入NCU或ICU病房监护治疗,防治呼吸系统合并症。
18.3.4 (4)在24h后应进行的治疗①发作完全控制24h后,意识清楚者可口服卡马西平0.11~0.2g,3次/d,或苯妥英(苯妥英钠)0.1g,3次/d;未完全清醒可鼻饲,1周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②适当选用钙离子拮抗药、能量合剂和神经细胞保护剂等,癫痫状态完全控制后应进行病因诊治。Walsh提出的癫痫持续状态处理方案(表1)。
18.4 维持治疗控制发作后应使用长效AEDs过渡和维持,早期常用苯巴比妥,成人0.2g肌注,3~4次/d,儿童酌减,连续3~4天;并根据癫痫类型选择有效口服药(早期可鼻饲),过渡到长期维持治疗。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8.5 癫痫状态防治癫痫状态防治主要是治疗和纠正原发病,识别和纠正可能的促发因素,应按时服药,不突然停药和减药,生活规律,应注意使用氨茶堿、可卡因、利多卡因、异烟肼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诱发痫性发作。
19 预后癫痫持续状态在癫痫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5%,在抗癫痫药物被广泛应用前,其病率为10%~50%。至今其病率仍高达13%~20%,因而,应充分重视其诊断及处理。
20 癫痫持续状态的预防癫痫病的预防非常重要。预防癫痫不仅涉及医学领域,而且与全社会有关。预防癫痫应着眼于三个层次:一是着眼于病因,预防癫痫的发生;二是控制发作;三是减少癫痫对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导致症状性癫痫综合征的原发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十分重要。对有遗传因素者要特别强调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应详细地进行家系调查,了解患者双亲、同胞和近亲中是否有癫痫发作及其发作特点,对能引起智力低下和癫痫的一些严重遗传性疾病,应进行产前诊断或新生儿期过筛检查,以决定终止妊娠或早期进行治疗。
21 相关药品异烟肼、氧、地西泮、葡萄糖、水合氯醛、、硝西泮、劳拉西泮、异戊巴比妥、巴比妥、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氯化钠、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副醛、硫喷妥钠、甘露醇、地塞米松、卡马西平、氨茶堿、茶堿、可卡因
22 相关检查儿茶酚胺
22.1 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穴位 一光。主治病症:一光穴主治支气管哮喘、大脑发育不全、癫痫、头痛、精神分裂症等。 *** 方法:一般直刺0.5~...
腰奇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的凹陷中。主治癫痫,头痛,失眠,便秘等。拼音:yāoqí代号:EX...
鸠尾mmHg时,稳定后开始针灸“合谷”、“鸠尾”等,持续针灸30min,大部分血压上升,并超过35mmH...
尾翳mmHg时,稳定后开始针灸“合谷”、“鸠尾”等,持续针灸30min,大部分血压上升,并超过35mmH...
骬小儿计划免疫的调查分析
一、异常反应和事故的调查
对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在每次接种后均需及时了解反应情况,并做好处理准备。尤以普遍开展预防接种时更是如此,一旦出现异常反应或事故应立即调查处理和上报。县(区)卫生防疫站对每例严重的异常反应和事故均需进行个案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年龄、职业、家长姓名、住址、单位名称。
2.接种制品的名称、批号、失效期、生产单位、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日期时间、针次、剂量、接种单位、接种者姓名、制品检定结果。
3.既往史:接种前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过敏史、神经、精神病史、以往预防接种史(包括本制品的以往接种史)及反应。
4.家族史:有无癫痫、脑病、惊厥、过敏史等。
5.反应出现时间: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包括主诉和体征。
6.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情况。除常规检查外应包括免疫功能测定,细菌、病毒的分离等。
7.处理经过:门诊治疗单位,初诊日期,住院日期,医院名称、住院号,治疗经过,转归:痊愈、后遗症、亡(亡日期,亡原因、病理解剖情况)、就诊单位诊断,与这次预防接种的关系。
8.制品保存情况,接种的环境、操作情况和器材消毒等情况。
9.同时、同地、同批或同支苗接种人数及反应情况,接种者当天接种人数及反应情况可结合当时当地未接种同种制品的对象的健康情况;当地或周围有无传染病流行及接触情况。
10.调查人员意见:可能发生反应的原因分析、反应类型、调查者、调查日期。二、预防接种反应、事故和偶合其它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一)一般反应和加重反应:
1.一般反应:指由生物制品本身特性所引起的反应,系由制品性质所决定的。例如由菌疫苗所引起某种程度的毒性反应。活菌、疫苗接种后造成相应病种的轻度症状,以及由制品特异或非特异抗原成分和它的附加物(吸附剂、防腐剂、培养基等)刺激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
诊断依据:
(1)皮下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在接种部位发生局部红肿浸润,红肿直径在0.5~2.5厘米称弱反应,2.6~5.0厘米称中反应,5.0厘米以上称强反应。不超过5.0厘米但伴有淋巴腺炎或淋巴管炎也属强反应。此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消退,很少持续3~4天者。使用吸附剂制品可能在2~4周内出现局部硬结反应。
(2)某些减毒活菌、疫苗接种后所表现的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种痘后于5~14天内可出现丘疹-水疱-脓疱或溃疡-结痂等发痘反应。接种卡介苗后约4~5周出现直径0.5厘米以下的浅表溃疡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直径在1厘米以下。少数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5~7天可出现散在皮疹反应。
处理原则:
(1)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较重者可用热毛巾热敷。但痘苗、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反应则严禁热敷。
(2)种痘及卡介苗后局部溃破可涂龙胆紫,预防感染。
全身反应:
诊断依据:
(1)部分对象于接种一般苗后6~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初种牛痘后7~10天,个别人注射麻疹疫苗后5~7天),体温在37.1~37.5℃称弱反应,37.6~38.5℃称中反应,38.6℃以上称强反应。
(2)除体温上升外,部分人可能伴有头痛、头昏、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毒性自觉症状。个别人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在24~48小时内消失,很少有持续3天以上者。
处理原则:
(1)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应加强观察,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
(2)较重者可作对症治疗,如发热、头痛给予解热镇痛剂,恶心、呕吐给予止吐剂,腹痛、腹泻给予止痛止泻药等。
(3)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并送医院治疗。
2.加重反应:指被接种者某些生理或病理的原因(饮酒、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经期等),或使用原因(用已冻结变性的制品、吸附制剂未充分摇匀等),以及某些批号制品质量原因(吸附剂含量过多,菌、毒种毒力过高、减毒不全等)以致造成反应的加重。
诊断依据:
(1)这一类反应只是全身或局部反应的加重,而无其他方面异常症状的发生,在反应的性质上没有根本的改变。
(2)这一类反应仅发生在个别批号或同一批号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使用的制品和某些少数的预防制品中。
(3)这一类反应的发生人数较多,其反应率往往超过这些生物制品的规定,有些甚至超过几倍。
(4)这一类型的反应,经过适当的处理,均可恢复正常。
处理原则:
一般采取对症处理(同一般反应)。
(二)异常反应:
1.晕厥:指接种时因精神过度紧张或晕针所致的短暂性脑贫血。
诊断依据:
(1)头昏、眼花、心慌、面色苍白、继之神志丧失。血压正常或稍低、脉细而弱。
(2)也可能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精神性休克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急、胸闷、手足发凉、出冷汗、脉快或弱,甚至血压降低、神志迟钝。
(3)数分钟内能自动恢复清醒,醒后如常或稍有疲乏和头昏。
(4)应与另一种精神紧张所引起的换气过度综合症相鉴别,这种病人呼吸迫促或过度换气,手足紧张性抽搐、发麻或呈鸡爪样,烦躁不安。女性多发。
(5)也应与各种癌症性发作相鉴别。这种病人表现多种多样,如四肢痉挛、神智丧失、或抓胸掼足、狂躁不宁,或阵发性哭笑,或诉感觉丧失等。在个别情况下尚可见有阵发性发作。往往有癔病发作史。
处理原则:
(1)使患者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可饮热开水或热糖水,可以自然恢复,亦可刺激人中或合谷促其苏醒。
(2)如血压降低,脉搏细弱,可给安钠加肌注,50%葡萄糖静注。
2.无菌性脓疡:指采用吸附剂生物制品作预防接种,可能因吸附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未被完全吸收引起局部组织坏,液化而造成无菌性脓疡。
诊断依据:
(1)因制品中吸附剂含量过大,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使用前未充分摇匀等接种史。
(2)注射24~48小时左右局部有较大红晕和浸润,并持续多天。
(3)注射2~3星期后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局部肿胀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4)发生无菌性脓疡,轻者自针孔流出稀薄无菌脓液,重者引起溃破,不愈。
处理原则:
(1)轻者用热毛巾热敷,促进吸收。
(2)未破溃前切忌切开排脓,可用消毒注射器抽去脓液。
(3)已破溃者则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进行扩创,清除坏组织及进行外科处理。
(4)继发感染加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一般分四型,预防接种过程中可以单一型或混合型出现。常见有6种。
(1)血清病:指初次大量注射动物血清(或其他异种蛋白抗原)后8~12天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关节、胃脏等过敏性综合症,属第三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现改用精制品已大为减少。
诊断依据:
有异种血清(或其他异种蛋白抗原)注射史;注射后1~3周发病,多见于8~12天(有血清注射史者可在几分钟、几小时或2、3天内发病)。注射量大或静脉注射发病率高;临床以发热、皮疹(荨麻疹、红斑或斑丘疹为多见),全身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面部、眼睑等处浮肿,少数有喉头水肿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有些病人起病3~4天后低烧(38℃左右),同时伴有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及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约半数病人在皮疹发生后2~3天出现关节疼痛,严重者发生昏迷和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实验检查,中性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个别有蛋白尿、血尿。
处理原则:
①加强观察,注意护理。
②用肾上腺素治疗。
③给予抗过敏药品及其他对症治疗。
④关节炎、肾脏或神经系统合并症较严重者,可考虑激素疗法。
(2)过敏性休克:
注射动物血清(或含动物血清制品),菌疫苗或类毒素制剂时在个别人中发生的第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
诊断依据:
①异种血清或其他生物制品注射史。
②在预防接种后数分钟以至30分钟发生(长的可达1~2时)。
③有呼吸道症状,包括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和肺部水肿而引起胸闷、喘哮、心悸、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等及循环衰竭症状,如怕冷、面色苍白或发绀、心律慢、脉细或无,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严重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有些有皮肤过敏症状,如局部或全身荨麻疹、水肿等;出现肠胃系统的过敏反应,如少数人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④此外尚有面色潮红、头昏、眼花、口干、面部及四肢麻木,打嚏、咳嗽和发热等症状。
⑤血中IgE抗体增高。
处理原则:
①使患者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②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1000)0.5~1.0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
③血压下降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加入葡萄糖盐水滴注)。
④肌肉注射抗组织胺药物(如异丙嗪25~50毫克)。
⑤如有喉头水肿阻碍呼吸应作气管切开。
⑥呼吸衰竭者用呼吸系统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等)。
⑦吸氧及血管活物的应用。
(3)过敏性皮疹:各种生物制品均可在少数人中发生各种类型的过敏性皮疹,如荨麻疹、斑丘疹、出血性皮疹或紫癜等。
诊断依据:
①近期内有预防接种史而又排除其他原因发生的皮疹者。
②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以至数天内发生,严重者融合成片,有奇痒,可能伴有面部、口唇或喉头水肿。
③类似麻疹、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预防接种后3~7天,可见于耳后、面部、四肢或躯干,多寡不均。
④种痘后多形疹常见于种痘后2~5天(亦可长至二周),全身或局部出疹,有丘疹、红斑、斑丘疹等,个别人夹有水疱,有时很大,可融合成片,个别人可发生出血性皮疹,时久变为暗红或紫斑。
⑤种痘或接种某些生物制品7~10天左右于接种部位发生皮下瘀斑(一般范围不大),个别人有皮下出血点(分布略广)。可能同时伴有鼻衄,结膜充血,严重者有血尿、便血及其他出血症状。
⑥接种麻疹疫苗或口服脊灰疫苗后1~2星期发生麻疹样皮疹,一般不多,散在于腹部、四肢、头面部较少见,多很快退去。
处理原则:
①过敏性皮疹大多预后良好,用抗过敏药多能治愈。
②中草药治疗,常采取祛风、清热、利湿为主的辨证论治。
③针刺风池、合谷、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每次采穴2~3对,每日一次,常可奏效。
④出血性皮疹或紫癜,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时,除采取抗过敏治疗,还需用止血药,中草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4)血管神经性水肿:注射可溶性抗原的制品(抗毒素、类毒素及含有动物血清的制品)或极少数菌、疫苗制品后个别人中发生的一种可能属于第一型变态反应的过敏症。在反复注射较多见。
诊断依据:
①注射抗毒素、类毒素或其他菌、疫苗的历史。
②注射后1~2天内发生。
③注射局部的红肿范围逐渐扩大,皮肤发亮。
④重者水肿范围可以显著扩大至整个上臂如无其他症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或持久的损害。
处理原则:
①用干净的热毛巾热敷。
②抗过敏药物治疗。
(5)局部过敏性坏反应(Arthus):皮下多次注射异种血清或类毒素等可溶性抗原,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注射同样物质,可引起注射部位的强烈反应,由于这种反应严重时有组织坏表现,因此也叫局部组织坏反应。
诊断依据:
①注射局部急性炎症进行中或消退后7~10天局部组织变硬,并有明显红肿,轻者直径5厘米以上,重者扩展到整个上臂。
②个别严重者有注射部位的轻度坏,直至深部组织的硬结。
③最严重者局部组织、皮肤和肌肉发生坏和溃烂。
处理原则:
①反应范围较小,仅有红肿或硬块,一般不需处理,可以逐渐消退。
②症状较重者可给予抗过敏药治疗。
③有坏反应局部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同时应用中西医结合等治疗,促使坏组织更新。
(6)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多见于接种含脑组织的生物制品,如现用狂犬疫苗。偶见于痘苗、百日咳菌苗等,属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N型变态反应)。
诊断依据:
①接种后1~4周发病。
②脑炎型:先是发热、头痛、烦躁不安,继则肢体发麻或无力,有脑膜刺激体征,狂犬病疫苗接种者易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逐渐加深,巴氏征(+),可出现抽搐、瘫痪、小便失禁、吞咽困难,腱反射、腹壁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病例出现高烧、深昏迷、呼吸不规则。
③脊髓炎型:起病常有轻重不等的发热、头痛或头昏,全身不适。1~3天后出现脊髓症状,横贯型者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痪,常有一感觉障碍平面,平面以下有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上升型者病情凶险,体温升高,先是下肢瘫痪,小便潴留,感觉丧失,平面逐渐上升,瘫痪依次犯及躯干、上肢、膈肌、呼吸困难,最后因延髓麻痹而吞咽困难,呼吸循环衰竭,意识障碍,如抢救不力常可亡。
④以上两型脑脊液均见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糖和氯化物正常。
处理原则:
①早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②控制体温在38℃以下。
③对脑炎型病人进行脱水治疗,控制抽搐,预防继发感染。
④给予细胞代谢赋活剂,如能量合剂。
⑤对脊髓炎型病人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
4.牛痘接种后的异常反应:
(1)子痘(匐行痘):
诊断依据:
①发生于初种或复种呈原发反应者。
②种痘于痘疱红晕范围内出现较小的痘疱,数目不等,匐行痘于接痘后6~14天在原发痘疱周围出现带状或片状发痘向周围蔓延。
处理原则:
①一般不需要治疗,如全身反应较重应给予丙种(胎盘)球蛋白肌注。
②局部防止继发感染。
(2)移植痘:
诊断依据:
①初、复种均可发生,多因抓搔引起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发痘。
②移植痘的数目一般不多,形态大小与原发痘相似。
③自移植痘中可分离出痘苗病毒。
④移植在眼睑部位时可在眼睑缘形成大小不等的痘疱或溃疡,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大量分泌物使眼裂封闭不能睁开,少数病人可发生角膜炎,此时有怕光、疼痛、流泪、及角膜混浊、溃疡、球结膜腱状充血等现象。
处理原则:
一般移植痘,不需特殊处理,如痘苗不慎溅入眼内,切不可用手揉擦,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多次冲洗,再用疱疹净(IDU)眼药水或丙种(胎盘)球蛋白稀释5~10倍滴眼,一日数次,同时肌注丙种(胎盘)球蛋白3~6ml。如眼部有感染加用抗菌素眼药水。
如为牛痘性角膜炎则除上述措施外,可加用含高价痘苗抗体的丙种球蛋白或牛痘免疫血清滴眼或用近期种痘成功者的血清20ml作静脉注射同时按一般眼科治疗原则处理。
(3)湿疹痘、全身痘、坏疽痘:
诊断依据:
①多发生于初种,与体质特异性有关。
②湿疹痘种前有湿疹史,全身痘发生于免疫差、抗体产生迟缓的人。而坏疽痘发生于先天性细胞免疫缺损者。
③全身痘、坏疽痘和湿疹痘的鉴别:
------------------------------------
| 项 目 | 全 身 痘 | 坏 疽 痘 | 湿 疹 痘|
|-------|---------|---------|------|
| 发病 | 少见 | 极少见 | 较常见 |
|-------|---------|---------|------|
| 病前种痘 | 种痘 | 种痘 | 种痘或与种|
| | | |痘者密切接触|
|-------|---------|---------|------|
| 种前皮肤情 | 健康 | 健康 | 患湿疹或以|
|况 | | |前患湿疹 |
|-------|---------|---------|------|
| 原发痘 | 原发反应痘 | 原发反应痘 | 原发反应痘|
| |疱正常 |疱继续扩大形 |疱正常 |
| | |成坏 | |
|-------|---------|---------|------|
| 续发痘批数 | 多呈单批 | 呈多批 | 多呈多批 |
|-------|---------|---------|------|
| 发痘部位 | 全身散在分 | 全身散在分 | 湿疹部位或|
| |布 |布 |全身散在分布|
|-------|---------|---------|------|
| 粘膜损害 | 可见 | 可见 | 无 |
|-------|---------|---------|------|
| 皮损特点 | 续发痘经四 | 大小不等, | 疱疹融合成|
| |期(丘疹、水 |呈进行性溃 |簇,破溃或剥|
| |疱、脓疱、结 |疡,坏周围 |脱渗出液,可|
| |痂)并有加速 |有堤状隆起, |有结痂。 |
| |过程一般不留 |不易愈合。 | |
| |疤痕。 | | |
|-------|---------|---------|------|
| 抗体形成 | 迟缓 | 缺乏 | 正常或迟缓|
|-------|---------|---------|------|
| 丙种球蛋白 | 正常或稍低 | 多缺乏或可 | 正常或稍低|
|含量 | |正常 | |
|-------|---------|---------|------|
| 痘疱病毒分 | 阳性 | 阳性 | 阳性 |
|离 | | | |
|-------|---------|---------|------|
| 预后 | 尚可 | 不佳 | 严重者不佳|
------------------------------------
处理原则:
①局部保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有感染时应及时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②肌注含高价痘苗抗体的丙种球蛋白,输入近期种痘成功者的血浆,全血(注意血型)、高价免疫血清,以迅速增加体内的特异性抗体,抑制痘苗病毒广泛侵袭。
③坏疽痘疱面按烫伤外科处理,用有效抗菌素控制感染。亦可试用近期种痘成功者全血或分离出的白细胞或淋巴结混悬液注射于病损周围,或可使用正常人白细胞制成的转移因子治疗。国外有用B-缩胺基硫脲(Uarboran)口服治疗。
(4)种痘后多形疹、种痘后紫癜、种痘后脑炎:多数认为由于痘苗病毒本身或其他异性蛋白(如牛皮组织)引起的过敏所致。但也有认为种痘后脑炎是由机体免疫机能不全引起或激活潜在病毒所致。
诊断依据:
①种痘后多形疹:初、复种均可发生,多出现于种痘后2~5天内(亦可长至二周),皮疹形态多样,可呈红斑、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等。皮疹常自头面部开始,以后可遍布全身,口腔粘膜也可累及,一般1~4天自行消退,个别可延续一个月。
有的皮疹为水疱样,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可有0.2厘米至10厘米,疱液清晰、壁薄,单房似烫伤样水疱,破后基底成红色糜烂,面结薄痂,脱痂后无疤痕。患者常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较重,称水疱型多形疹。
②种痘后紫癜:较少见,初复种均可发生,但以初种多见,种痘后7~10天(最短2天,长者可达14天)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逐渐扩大,形状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不高出皮肤,色暗紫。可出现一次或多次。严重的可有血尿、便血、内脏出血。病程长短不一,血小板正常或减少,出血凝血时间正常或稍长,常伴有全身症状。诊断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敏性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疹、坏疽病、传染病后紫癜等。
③种痘后脑炎和脑病:极少见。
种痘后脑炎多见于婴儿或年龄较大的初种者,通常在初种后7~14天发生。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呕吐、意识障碍,以及颅内压增高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病征。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可呈阳性。脑脊液压力可升高,细胞数及蛋白质可轻度增加,糖及氯化物正常。严重者可致亡。一般经一周左右逐渐恢复。病理变化特征为脑部血管周围有脱髓鞘病变,小胶质细胞浸润。
种痘后脑病也很少见,种痘后二天至脱痂前均可发生。临床上多以抽搐、癫痫样发生等局灶性神经系统病征为特点,可无意识障碍,脑脊液除压力可增高外,无其他异常。病理变化主要为脑水肿,神经原无空泡变性等非特异性损害。如患者无神经系统病史,一般3~5日即可恢复。诊断需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各种病毒性脑炎。在急性期尽可能采取适宜的标本(如脑脊液、大便、咽拭)作病毒分离,或作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对疑似种痘后脑炎或脑病的亡病人争取作病理检查。
处理原则:
多形疹和种痘后紫癜:
轻者不必处理,较重者可用非乃根、扑尔敏、强的松等抗过敏药物;防止继发感染:试用高价免疫球蛋白肌注,种痘后紫癜使用止血药,必要时输血。
种痘后脑炎和脑病:
①对症及支持疗法如止痉、降温、水电介质平衡。
②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及脑水肿时可给予脱水剂。
③激素治疗,高价免疫球蛋白亦可试用。
④恢复脑神经药物如维生素。
⑤中草药辨证治。
(三)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和接种事故:
1.强烈反应:接种局部可见直径在0.5厘米以上的较深的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0厘米或伴皮色变红,有脓疡形成或溃破时。
处理原则:
(1)局部用异菸肼粉包扎,可将异菸肼片压碎后撒于溃疡上。如有混合感染时,可用消炎药粉及无菌包扎。
(2)伴淋巴结肿大可口服异菸肼,按8毫克/公斤体重计算,每日一次,服4~6月,视淋巴结消退程度而定,形成脓疡可在局麻下用粗针头将脓液抽去,用异菸肼液(5%2毫升)冲洗,必要时隔7~10天重复抽脓一次。如已破溃可作扩创术,将肉芽组织刮除,以凡士林细纱条蘸链霉素粉或异菸肼粉作引流,直至创口愈合时止。
2.接种过量或误作皮射时:初时可伴高热,局部可形成冷脓疡或溃破或伴有继发感染。
处理原则:
(1)链霉素肌注,按体重20毫克/公斤计算,分二次注射,连续一个月,同时口服异菸
狗狗癫痫能治好么? 跪求答案~~
你确定是癫痫么?狗得癫痫一般都是天生的,治不好,只能用药来减轻缓解。但是如果你家狗不是大小就抽筋只是最近,那就不一定是。脑部水肿、缺钙、体内缺乏维生素、心脏病(心肌缺氧、心肌缺血)、低血糖、癫痫、脑震荡。这些都是引起狗狗抽筋的病因。在玩耍时使劲摇头也会引起脑震荡如果你相信我,那就详细点描述一下你家狗发病时的症状。还有是公是母?多大?配过没?平时喂什么?平时体力好不?什么时间发病的?发病的时间有多长?频率间隔是多长时间?我没有见到你家狗具体病症,只能通过你的描述来判断,所以你比照我问的问题越详细越好。这会给我提供判断的依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