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

薤白的药方-薤白治疗癫痫症的故事

今天给各位分享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罗布麻的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罗布麻作用与功效盘点罗布麻的好处2、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3、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4、罗布麻的功效?5、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具体作用介绍6、罗布麻叶的功效罗布麻叶的功效是什么罗布麻作用与功效盘点罗布麻的好处1、对高血压、高血脂独特的食疗效果。

罗布麻茶含有芸香苷,类似于维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

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降低的作用。

特别是罗布麻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2、延缓衰老、美容养颜,衰老与自由基反应有关,而罗布麻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大量的维生素C也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维生素E也能增强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3、促消化抗便秘、润肠通便,罗布麻茶叶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因而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利气的作用。

对于消化不良、胃炎、肠炎、慢性便秘等都有一定作用。

茶叶中的氨基酸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胃的消化功能;茶叶含有维生素B族及芳香油,也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功能。

4、心律不齐,罗布麻茶叶含有的黄酮可以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起到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并有助改善脑缺血,提高大脑供氧能力,从而对心脏、血管病及偏瘫、痴呆等症有一定康复作用。

5、清火平肝,罗布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起到保护肝脏的解毒作用,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病毒作用,因而达到清火平肝的作用。

6、抗菌、抗病毒、消炎的定痛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再配合植物天然抗菌因子,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

茶叶中的儿茶多酚类化合物等成分,对多种人体肠道病毒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茶叶中的茶黄素可与感染性核酸相结合,使病毒的感染侵袭力降低。

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罗布麻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

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罗布麻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平抑肝阳,清热利尿,安神。

一、夹竹桃科。

半灌木,有白色乳汁。

叶椭圆状披针形,聚伞花序,花冠针形,粉红色或淡紫色,芬香。

__果叉生,种子顶端簇生白色细长毛。

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河岩沙地、山沟沙土、多石的山坡及盐碱地,耐旱、耐盐碱、耐严寒和酷暑,抗风力强。

产于中国西北、华北及东北。

罗布麻是一种野生的高级纺织原料,全国约有罗布麻1000万亩以上。

罗布麻的韧皮纤维是野生纤维植物中的佼佼者,在纤维细度和强力方面可与苎麻媲美,纤维延伸率很小,耐磨和耐腐,适宜与棉、毛、丝混纺,能节约棉、毛、丝等原料30~50%。

罗布麻根含西麻甙和毒毛旋花子甙等强心甙,有缘解心力衰竭和消除水肿的功效。

叶含芸香甙、桷皮素等多种成分,有防治感冒、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炎、抗过敏等功用。

用叶制成茶对防治高血压病有显著效果。

麻杆皮是纺织、造约和制造渔网、强索、麻线的好原料。

罗布麻适合于低温、盐碱、干旱沙荒地区种植,对于绿化中国的大量荒地有积极意义。

二、安神是中医中的一种治疗方法,这里还包括了对现代中医在安神领域中应用的介绍,例如,口服西药。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西药副作用大,不可长时间服用。

凡以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病症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称为安神药。

安神药主要用来治疗心神不宁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亦可作为惊风、癫痫、狂妄等病症的辅助药物。

部分神药又可用来治疗热毒疮肿、肝阳眩晕、自汗盗汗、肠燥便秘、痰多咳喘等症。

根据临床应用不同,安神药可分为重镇安神药与养心安神药两大类。

重镇安神药多为矿石、化石、介类药物,具有质重沉降之性。

重者能镇,重可祛怯,故有镇安心神、平惊定志、平肝潜阳等作用。

三、中医认为:麦,甘润养心,食之可养心安神,减少或治疗心悸症状。

羊肉为性温味甘,血肉有情之品,有养血补心,治疗心悸作用。

《伤寒论》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产后贫血,有补血养心之效。

用食物治疗心律理失常(中医谓心悸),最早见于《灵枢·五味篇》,其曰:“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其中“薤”即薤白,现代医学已证明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这一记载可能是我国古代医药文献中应用中草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早记载,比英国人布伦顿发现亚硝酸戊酯治疗心绞痛要早1800年以上。

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

罗布麻是夹竹桃科茶叶花属植物,罗布麻一般都是野生的,说起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我们首先应该从长寿村讲起。

在我国的西域,有一个深居于古楼兰王国的神秘之地——罗布泊,这里的百岁老人有很多,而且罗布老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几乎为零,这就是罗布麻茶的功效。

一直以来,罗布麻茶就被人们看作是保健的圣品,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也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罗布麻茶在中国的`产地一般都是比较集中的,主要生长在罗布泊地区,所以罗布麻茶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保健营养品。

1:保肝、护肝

罗布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起到保护肝脏的解毒作用,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病毒作用,因而达到清火平肝的作用。

2:降血脂降血压

罗布麻茶含有鞣质,类似于维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

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降低的作用。

特别是罗布麻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3:强心利尿辅助降血压

罗布麻含有的槲皮素亦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另外罗布麻茶含有很高的镁,每百克含镁达930毫克,而镁元素与胰腺分泌胰岛素有直接的关系,胰岛所分泌的胰岛素是由缩胆囊素刺激后释放的,而缩胆囊素则需要镁来催活,所以饮用罗布麻茶对高血压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润肠通便,促消化抗便秘

罗布麻茶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因而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利气的作用。

对于消化不良、胃炎、肠炎、慢性便秘等都有一定作用。

茶叶中的氨基酸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胃的消化功能;茶叶含有维生素B族及芳香油,也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功能。

如今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加强,于是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就成了人们非常收藏的话题,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

但是罗布麻茶并不是适合于每个人的体质的,在使用罗布麻茶的时候,大家最好应该多了解罗布麻茶的知识,不要盲目的服食。

罗布麻的功效?病情分析:罗布麻是一味中药,它在中国的分布比较广泛,因此来说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也比较广泛的使用罗布麻的功效主要有平肝,安神,清热利水。

它可以用于治疗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临床上广泛的可以用于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和服种类的药物。

罗布麻他本身来说,对于高血压病,心衰,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以及水肿类的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运用比较广泛,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

在具体的使用上还是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的话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具体作用介绍1、保肝、护肝。

罗布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起到保护肝脏的解毒作用,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病毒作用,因而达到清火平肝的作用。

2、降血脂降血压。

罗布麻茶含有鞣质,类似于维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

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降低的作用。

特别是罗布麻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3、强心利尿辅助降血压。

罗布麻含有的槲皮素亦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另外罗布麻茶含有很高的镁,每百克含镁达930毫克,而镁元素与胰腺分泌胰岛素有直接的关系,胰岛所分泌的胰岛素是由缩胆囊素刺激后释放的,而缩胆囊素则需要镁来催活,所以饮用罗布麻茶对高血压有辅助的效果。

罗布麻叶的功效罗布麻叶的功效是什么1、清热平肝,强心利水、镇静、利尿降血脂。

2、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罗布麻又称红麻、茶叶花、红柳子等,因罗布泊而得名,生长于河岸、山沟、山坡的沙质地,在我国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各省都有分布。

中医认为罗布麻,味甘,微苦,性凉,有小毒,归肝心肾经,具有清热平肝,强心利水的功效。

3、临床上多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心悸、失眠以及水肿、尿少等症。

罗布麻叶中含有槲皮素、异槲皮甙、金丝桃甙、芸香甙、右旋儿茶精等黄铜类,恩醌及多种氨基酸、醇类、鞣质、多糖等。

现在研究认为,罗布麻叶浸膏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并有较强的利尿,降低血脂,调节免疫,抗衰老,抑制流感病毒等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罗布麻的功效、罗布麻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怎样可以彻底化痰

凡具有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喘息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运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祛痰、消痰、减轻或制止气喘作用的方法,称为化痰止咳平喘法。化痰止咳平喘药分为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两类。

操作方法

(一)半夏

1.性味辛,温,生用有毒。

2.常用量 3~10克,煎服。外用适量。

3.功效与应用

(1)燥湿化痰用于痰多清稀之湿痰咳嗽,与陈皮、茯苓同用;用于寒痰,与干姜、细辛同用;用于热痰,与黄芩、瓜蒌同用;用于风痰,与天南星同用。

(2)消痞散结 用于痰湿内阻,胸脘痞闷,属寒热互结,与黄芩、干姜同用;用于胸痹疼痛,与瓜蒌、薤白同用;用于痰湿互结所致之瘿瘤、瘰疬、痰核、阴疽肿痛,与海藻、昆布同用;治疗痰气互结的梅核气,与紫苏、厚朴同用。疮疡肿毒初期尚未溃烂者,生半夏研末,醋调外敷。

(3)降逆止呕用于胃寒呕吐,与生姜同用;用于胃热呕吐,与竹茹、黄连同用;治疗胃虚呕吐,与人参、白蜜同用;治疗妊娠呕吐,与灶心土同用。

(4)其他用于胃不和而卧不安,与秫米同用;治疗肾阳不足,大便失调,与硫黄同用。

4.应用注意半夏,内服多经明矾粉、生姜汁腌制加工处理;外用则用生者。生半夏有毒,不入煎剂。.

5.现代药理生半夏有催吐作用,经姜制或明矾制后则有止吐和镇咳作用。本品能抑制腺体分泌,特别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腺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近来发现,本品对实验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天南星

1.性味苦、辛,温。生用有毒。

2.常用量3~lO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燥湿化痰 用于湿痰或寒痰咳嗽,与半夏同用;治疗肺热咳嗽,与黄芩、瓜蒌同用。

(2)祛风痰解痉 用于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风痰阻络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手足麻木,或痰涎壅盛之癫痫,以及破伤风口噤强直。也可用于风湿痹痛,与地龙、川乌同用。

(3)消肿止痛 治疗疮疡肿毒,生南星与生半夏共研末,醋调后外敷。

4.应用注意生南星有毒,只作外用。内服,用制天南星。

5.现代药理天南星有明显的镇静、止痛作用。天南星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口服时有轻微恶心感,从而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分泌液,使痰液变稀而起化痰作用。

(三)川贝母

1.性味苦、甘,微寒。

2.常用量3~10g,煎服;研粉吞服,每次1—2g。

3.功效与应用

(1)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咯黄稠痰,与桑叶、杏仁同用;用于肺燥,肺虚久咳,口干咽燥,痰少,与沙参、麦冬同用。

(2)消肿散结 用于痰热互结之瘰疬、疮疡、痈肿。治瘰疬,与玄参、牡蛎同用;治疮痈,与连翘、金银花同用;治肺痈,与芦根、薏苡仁同用;治乳痈,与蒲公英、天花粉同用。

4.应用注意贝母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川贝母甘苦微寒,长于润肺,可治燥咳、肺虚久咳之症;浙贝母性味苦寒,长于宣肺,可治外感痰热咳嗽,且开泄力强,用于散结消痈,效果尤佳。

5.现代药理川贝母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痉挛。浙贝母能兴奋子宫。

(四)桔梗

1.性味苦、辛,平。

2.常用量3~6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咳嗽痰多之证,如为外感风寒者,与紫苏、杏仁同用;如为外感风热者,与桑叶、薄荷同用。

(2)利咽开音本品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可配山豆根、射干、马勃同用。治疗声音嘶哑,配胖大海、蝉蜕,煎汤代茶饮。

(3)开宣肺气 用于痰阻气滞,咳嗽胸闷,与枳壳、瓜蒌同用。

(4)消痈排脓 为治疗肺痈要药,与鱼腥草、芦根同用。

4.现代药理桔梗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通过促进气管黏膜分泌以稀释痰液。并有一定的抗炎杀菌作用。

(五)葶苈子

1.性味辛、苦,大寒。

2.常用量3—10克,包煎。

3.功效与应用

(1)泻肺平喘 用于痰多咳嗽,喘息不得平卧,咯泡沫样痰,胸胁胀满,与大枣同用。

(2)利水消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胸腹积水属实证者,与防己、椒目、大黄同用;治疗大便燥结,小便短少,与杏仁、大黄同用。

(3)其他本品有强心利尿作用。葶苈子研末服用,或与附子、黄芪同用,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气喘,浮肿。

4.现代药理葶苈子有强心甙作用,故能利尿退肿。

(六)竹茹

1.性味甘,微寒。

2.常用量3~10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清化痰热 用于痰热咳嗽,肺热壅塞,咳嗽气喘,咯痰色黄质稠,与瓜蒌、黄芩同用。也可用于治疗痰热内扰,心烦失眠,惊悸不安。

(2)降逆止呕用于胃热呕吐、呃逆,与陈皮、半夏或黄连同用;用于妊娠呕吐,与姜汁同炒。

4.现代药理竹茹粉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七)竹沥

1.性味甘,寒。

2.常用量30~60毫升,分次冲服。

3.功效与应用

清热化痰 用于痰热咳嗽。与半夏、生姜汁同用。

4.应用注意本品药性寒凉,易致滑肠,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5.现代药理竹沥有稀释痰液作用,并有解痉功效。

(八)海藻

1.性味苦、咸,寒。

2.常用量 10一15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化痰软坚散结治疗瘿瘤,与昆布同用;治疗瘰疬,与夏枯草同用;治疗痰核,与玄参、昆布同用;治疗睾丸肿痛,与荔枝核、川楝子同用。

4.现代药理海藻可促使甲状腺缩小,乳腺萎缩及乳汁分泌减少。

(九)杏仁

1.性味苦、温,有小毒。

2.常用量3~10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止咳平喘用于止咳,与贝母同用;用于平喘,与麻黄同用;治疗肺热咳喘,与麻黄、生石膏同用;用于风热咳嗽,与桑叶、菊花同用;治疗风寒咳嗽,与苏叶、半夏同用;用于肺燥咳嗽,与沙参、川贝母同用。

(2)润肠通便 用于年老体虚,津枯肠燥之便秘,与火麻仁、瓜蒌仁同用。

4.应用注意杏仁用时须打碎,随打随用。杏仁压榨去油成霜,即为杏仁霜,入煎剂须包煎。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幼儿慎用。

5.现代药理杏仁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达镇咳平喘之功效。本品含脂肪油,故有润肠作用。

(十)百部

1.性味甘、苦,平。

2.常用量 3一10克,煎服。外用适量。

3.功效与应用

(1)润肺止咳 治疗肺痨咳嗽,可单味应用,或与鸡炖服;有痰血者,与黄芩、白及、三七同用。治疗新久咳嗽,寒热咳嗽,外感咳嗽,与荆芥、桔梗同用;治疗肺虚久咳,与沙参、百合、黄芪同用;治疗百日咳,与贝母、白前同用。

(2)杀虫灭虱 治疗蛲虫病,生百部煎汁,于晚上9~10时作保留灌肠,连用5日为1个疗程。灭头虱、体虱,用本品水煎液涂搽。

4.现代药理百部生物碱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有镇咳的作用。百部对多种致病菌和皮肤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抗痨作用。此外,其对头虱、体虱、阴虱、蛲虫及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十一)紫菀

1.性味辛、苦,微温。

2.常用量3~10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化痰止咳 治疗肺阴亏虚,久咳,痰中带血,与知母、川贝母、麦冬同用;治疗外感

咳嗽,痰多质黏,与荆芥、白前、桔梗同用。

4.现代药理紫菀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还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十二)枇杷叶

1.性味苦,平。

2.常用量3~10克,包煎。

3.功效与应用

(1)清肺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与桑白皮、马兜铃同用;治疗风热袭肺所致之咳嗽,与前胡、桑叶同用。

(2)和胃降逆治疗胃热呕吐呃逆,与竹茹、半夏同用。

4.应用注意枇杷叶背面绒毛甚多,入汤剂可能刺喉作痒,故宜布包人煎。

5.现代药理枇杷叶有抑制细菌和部分病毒的作用。

养生应用

1.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其症为咳嗽,咯痰,色黄或白,或兼有胸闷气急,喘息不能平卧。

常用方清气化痰丸、三子养亲汤、止嗽散、杏苏散、定喘汤。

中成药蛇胆川贝枇杷膏、参贝北瓜膏、半夏露、贝羚胶囊。

2.甲状腺肿大及淋巴结肿大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腺瘤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淋巴结肿大。

常用方海藻玉壶汤、昆布丸、消瘿汤、芋艿丸。

中成药 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

3.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喉中有痰,头胀头晕,舌苔腻,脉弦或滑。

常用方牵正散、玉真散。

中成药 中风回春丸。

注意事项

1.为加强化痰药的功效,可与具有利水渗湿、理气功效的药同用;对久咳无痰者,可

配伍收敛肺气药物。

2.凡咳嗽兼有咯血者,性温燥的化痰药不宜使用。

3.凡外感咳喘初起或痰壅咳喘者,不宜使用敛肺止咳之品。

按语

化痰药作用分两方面:一为增加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稀释痰液,以利于排出;二为减

少呼吸道分泌。而止咳药大多能抑制呼吸中枢兴奋性,以达镇咳之功效。平喘药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以达到平喘解痉之功效。

摘自《中华养生大全》夏 冰

如何学习中医内科学

第一节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

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疾病,二者各有其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内科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整理,使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项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随着时代的前进,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原来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以另设专科。本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的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和经络肢体病证。

第二节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大方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

由于中医内科学在中医学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它的起源亦像中医学一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如在《山海经》一书中,就可以看到“风”、“疟”、“疫疾”、“腹痛”等内科病证的名称和症状。《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已分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种,其中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而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由于内科疾病的普遍存在和医疗实践的深入,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得到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黄帝内经》的问世,被视为战国以前医学知识的总结。

一、奠基时期

殷周之际出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至春秋战国时期,则被广泛用于阐述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并被中医学所采纳,以此探讨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自战国迄秦汉这一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各81篇。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①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②将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摸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③重视脏腑、经络,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④在以上理论指导下叙述六*、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六气、经络的病理变化。⑤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⑥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治疗法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已见理、法、方、药的雏形,成为内科学理论的渊源。另外,《黄帝内经》还记叙了二百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从而为内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言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分别讨论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此外,还阐述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关系以及合病、并病或失治、误治引起的变证、坏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通过六经辨证,又可以认识证候变化方面的表里之分、寒热之异、虚实之别,再以阴阳加以总概括,从而为后世的八纲辨证打下了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以病证设专题、专篇加以论述,如肺痈、肺痿、痰饮、黄疸、痢疾、水肿等病证的辨证与治疗。.张仲景开创辨证论治的先河,临证时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而且注意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书中共制375首方剂,有不少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疗效。因此,《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及内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继承发展时期

经隋至唐,由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医学教育也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宫廷医学校的课程规定,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学习包括内科在内的临床各科,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亦可以看出内科在当时所处的位置和所具有的规模。隋唐时代,对内科中的多种疾病已有详细的论述,如对伤寒、中风、天行、温病、脚气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都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对绦虫病、麻风、恙虫病、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亦具有较高的水平。《外台秘要》已记载消渴病人的尿是甜的,对黄疸病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可验。”孙思邈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一反过去之统称而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都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宋代对于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元丰备对》记载,宋神宗时“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分科中属内科的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可见当时对内科之器重。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为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促进了内科的进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金元时代四大医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对《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照《内经》病机十九条精神,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力倡火热致病的机理,创立“火热论”。在治疗上,他极善于使用寒凉药物,故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受刘完素的学术影响并加以发挥,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全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祛邪外出,不能让其滞留体内为患。他把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治病以攻邪为主,后人称他为“攻下派”。李杲生活于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体质虚弱,从而使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由于他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研究了先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两论。在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

金元时代的成就不仅限于金元四大家。与此同时,《圣济总录》有18卷专论诸风,反映当时对“风证”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另外,还有一些内科病的专著问世,如宋代董汲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书中所拟10首药方,分别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补养等作用,对肺痨全过程的分型和治疗总结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经验。

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伤寒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内经》理论,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此说概括性强,适于临证应用,沿用至今。

三、系统完善时期

自金元四大家掀起学术争鸣之风,后世历代诸家,各抒己见,使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日趋系统和完整,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创新的风气。如历代对中风之争,或言真中,或言类中,或言“非风”,越辩越明。又如对补脾、补肾及脾肾双补的推敲,使脾肾的生理、病理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明确。再如对鼓胀的病机认识,从东垣与丹溪的“湿热论”,到赵养葵、孙一奎的“火衰论”,再至喻昌的“水裹气结血凝论”,也是越分析越透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了治疗效果。明代继承了金元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如薛己的《内科摘要》在学术上受李杲善于温补的影响,而有所发展,是我国最早用内科病名的医书。虞抟的《医学正传》则发展了朱丹溪的学说。王纶明确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另外,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先基础,后临床,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取材丰富,立论精详,选方切用,适于内科临床参考。《景岳全书》为纠正金元刘、张嗜用寒凉攻伐之偏,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指出人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力主温补之法,是书论内科杂病部分计28卷,记述70余种病证的证治,每病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张景岳对内科许多病证病理之分析与归纳极为精辟,治则方药也多有心得,在这部分内容中,张氏结合病证对温补学说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明清时代,在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突出地位的要算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它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进入更高、更完善的境界。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中较早的专门论著,他认为瘟疫有别于其他热,它不因感受“六气”所致,而以感染“戾气”和机体机能状况不良为发病主因。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人,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这一认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也是一个突破性的见解。叶天士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痦的方法。这就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吴鞠通在叶氏学说基础上著成《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9种温病的证治,并提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后,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也都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

在内科杂症方面,明清也有一定发展。喻昌《寓意草》中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连的观点,加深了对疾病发生本质的认识,故而提高了疾病诊疗和理论水平。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极为实用,熊笱著的《中风论》及尤在泾著的《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胡慎柔著的《慎柔五书》、绮石著的《理虚元鉴》对虚劳病的分析,卢之颐著的《痃疟论疏》对劳疾的认识,都可称之为内科专篇专著,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时,对血症的认识也有新的突破,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瘀血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创立了活血化瘀诸方,特别是为气虚血瘀所制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更属创举,直到今日,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唐容川的《血证论》是论述血症的专著,对血症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医学传人我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中西汇通派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旧中国统治阶级的导向错误,不能正确引导中西两种医学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反而企图扼杀中医,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继承发扬中医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的建立,使内科学同其他各学科一样,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的几次修订和使用,一些中医名家整理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著书立说,如秦伯未的《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的《医案》、《医话》,任应秋的《论医集》都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得到全国的响应,各类中医学校和中医医院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中医药队伍不断成长,造就出一大批内科专业人才,既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第三节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中医内科学所包含的疾病,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历代医家的积累和疾病谱的变化而与日俱增。为了方便学习研究与临床应用,探讨内科疾病分类的方法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金匮要略》一书中,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痉、湿、喝三者皆是从太阳经开始,为来自外感的病证,故合为一篇利于鉴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均属小便异常症状,故列为一篇论述;呕、吐、哕、下利又都是胃肠疾病,合在一起讨论,易于辨证施治等。这种分类尽管粗糙,但在疾病分类方面的探索却是有益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证候学专著,其以“候”类述,共1739则,可见书中证候分类之细,该书把风病、虚劳病、伤寒、温病、热病、时气病等作为全身性疾病,然后再按证候特征或脏腑生理系统进行分类。此种分类,实有过繁之感。《千金方》则由博返约,初步进行归纳。将风病、伤寒、脚气、消渴、水肿等作为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则归入肝脏、胆腑、心脏、小肠腑、脾脏、胃腑、肺脏、大肠腑、肾脏、膀胱腑等脏腑门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虽是宋代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但此书按病分类,在疾病分类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如将内科病分为诸风、伤风、诸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杂病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试图按三因将疾病分类,但就某些病证之中,又包含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不同证治,所以也说明此法分类尚未达到尽善之地。《明医杂著》将当时常见内科病证分题讨论,如对发热、劳瘵、泄泻、痢、疟、咳、痰饮、喘胀、饮食过伤、头痛、小便不禁、阳痿、梦遗、暑病等的证治加以论述,重点突出。

《三法六门》把疾病按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外伤、内积、外积共十门,这对后世《医门法律》影响颇大,是书将前六者及诸杂证分门别类,著成一书。《医学纲目》则按脏腑分部加以分类。如肝胆部,论述中风、癫痫、痉厥等病;小肠部,论述心痛、胸痛、谵妄等病;脾胃部,论述内伤饮食、诸痰、诸痞等病;肺大肠部,论述咳嗽、喘急等病;肾膀胱部,论述耳鸣、耳聋、骨病、牙痛等;伤寒部,论述伤寒病为主,兼及温病、暑病、瘟疫等,也可以看出著者在分类学上所下的苦心。《证因脉治》将所论病证又以外感、内伤分类,可以说是以外感、内伤对疾病进行分类的雏形。《证治汇补》将内科杂病分为八门,提纲门列中风、伤风、中寒、暑、湿、燥、火等证,内因门列气、血、痰、郁证及虚损劳倦等,外体门列发热、恶寒、汗病、疟等,上窍门列眩晕、头痛、五官等病,胸膈门列咳嗽、喘、哮、呕吐、反胃等,腹胁门列心病、腹痛、霍乱等,腰膝门列痿蹙、疝、脚气等,下窍门列泄泻、痢、便血、淋、遗精等,探讨了按部位分类的方法。《医学实在易》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分类讨论疾病的证治。

纵观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分类,尚未统一看法。为了指导临床,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分类法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多数医家认为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加以分类较为合适。以病因为纲,可将内科疾病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外感疾病,是由外感六*等邪气所致;内伤疾病是由情志刺激、饮食劳倦、起居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所生之痰浊、瘀血等引发。诚然,这两类疾病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些外感疾病可变为内伤疾病,内伤疾病使正气亏虚也易感受外邪,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以变为外感疾病。以病理变化为纲可将内科疾病分为热病与杂病两大类。热病包括一切外感热证,以六经、三焦、卫气营血为传变特点的病症;杂病包括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而产生的病证。

病因分类,突出了病因的特殊性,便于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病理分类反映了疾病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为病理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故可以进一步按五脏六腑进行分类。

病理分类法是在病因分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病因分类的补充。因此,临床上可把这两类分类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

外感热病,根据感受邪气的不同可分为伤寒与温病,温病又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温热病包括了风温、春温、冬温、秋燥、温毒、温疫等;湿热病包括了湿温、伏暑、暑温等。按发病特点,温病又可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如风温、冬温、暑温、秋燥属新感温病,春温、伏暑则属伏气温病。

内伤杂病分类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外联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路。因此,内伤杂病虽多,但其病理变化始终不离脏腑功能紊乱、经络通路障碍、气血津液生成运行输布失常。故内伤杂病的分类,则按照不同脏腑生理病理变化而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如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中暑、虫证等;以病机命名的郁证、痹证、厥证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以病位命名的胸痹、肝着、肾着、肺痿等;以主症命名的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由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不同,对疾病的命名有其自身的固有特点,大部分是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命名,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命名方法已具有确定的含义,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与病名相应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类证鉴别、发展演变、转归预后的系统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具体治法、方药和预防调护,迄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做菜能用的中药

一、陈皮把吃桔子剩下的桔皮,晾干保存一年以上,就变成了重要的中药陈皮。陈皮以陈为佳,古人认为它放的时间越长,药效越好,所以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之说。大多数的药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过期,陈皮却是越保存越值钱。为什么呢?因为桔皮在晾干放置过程中,所含有的刺激性的挥发油会逐渐挥发掉,同时通过缓慢的发酵作用产生更多的药用成分,所以陈皮与鲜桔皮相比,药用价值更重要,用途也更广泛。桔皮无论新陈都可以消食、化痰、止咳、理气、温胃,而鲜桔皮偏重于解表和泄下,陈皮偏重于健脾和化湿。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新鲜的桔皮气味强烈,刺激性更强,入药有局限性;陈皮则更加平和,可以配伍各种中药,适用的体质和病证范围要广得多。陈皮作为调料的作用主要有这么几点:- 去除腥膻味:陈皮的芳香可以去除鱼肉的异味。- 解鱼虾毒:鱼虾类食品所含的细菌较多,陈皮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能平衡鱼虾的寒性。- 增加鲜味:陈皮的苦、辛味与其他食物的味道混合后,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分解脂肪:解除油腻,使肉更容易炖烂,同时也有助于消化。从保健的方面说,平时吃点陈皮可以帮助降血压、降血脂,预防癌症、心肌梗塞和脑溢血。为什么陈皮有这样的保健作用呢?还是离不开它的基本功能:理气、化痰。中医讲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的新陈代谢全靠它。如果气滞了,新陈代谢不畅通,废物排不出去,停留在体内,就会生湿生痰。所谓的“湿”和“痰”,就是没有代谢掉的浊水和浊物。这种痰湿轻者是有形的,是可以咳出来的痰;重者是无形的,停留在肝脏,就是脂肪肝,停留在血液,就是高血脂,甚至化为肿瘤。中医讲百病从气生,又说怪病多由痰作祟,就是这个道理。而陈皮的功效正好针对“气”和“痰”。它可以消除气滞,使气的运行畅通,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把一潭水变成了活水,垃圾废物也就自然被冲刷掉了。陈皮性温,它温和的热力更加强了化解浊水的作用。陈皮用于食疗,不用刻意去单独食用它。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当作调料,做菜的时候按需要放一些就行了。比如用陈皮煮粥,就很适合冬天。还有陈皮兔和陈皮牛肉,是我妈妈喜欢的两道四川名菜,秋冬季节吃也很合适。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吧。陈皮粥陈皮是顺气的。本来气虚的人应慎用顺气药物。但陈皮配上补益中气的大米之后,却相当于一味平和的陈皮人参汤,气虚的人喝了,能补气。而且大米本身也有一定的补脾、和胃、清肺的作用,放入陈皮之后,效果加倍,脾虚的人喝,能健脾;胃寒的人喝,能和胃;咳喘的人喝,能化痰。陈皮粥的做法再简单不过了,煮粥的时候放入半个到一个陈皮一起煮就可以。冬天来了,早上喝点陈皮粥,清香暖胃,又能预防感冒咳嗽。小孩经常喝它,不容易积食。运动之前喝陈皮粥,有一定的抗疲劳的作用,对于防止运动后浑身酸痛有好处。陈皮粥还有助于运动损伤的恢复,如果扭伤或是挫伤之后一段时间都不好,除了外敷药物,可以每天喝陈皮粥来作为辅助治疗,帮助行气散瘀。陈皮牛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它补气的作用很强,甚至可以用来辅助治疗中气下陷。一般常吃的是黄牛肉,它是温补的,能养气血,对于虚寒的人很有好处,有健脾益肾之功。牛肉配上陈皮,补而不滞,效果更好,特别适合糖尿病、胆结石、腰腿酸软或是瘦弱乏力的人,正常人吃同样也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陈皮牛肉名气很大,是国宴菜,所以做法也有各种变种,可以很精致,也可以很家常。说一下我妈妈用的方法吧,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适合自己在家做。原料:牛肉、陈皮、豆瓣酱、醪糟。一般半斤牛肉,用一到两个陈皮就够了。没有醪糟,可以用料酒代替。如果用料酒,做菜的时候还要再加少许白糖和水,用醪糟就不用加了。这道菜根据各人口味可以做成微辣的、中辣的和特辣的。先说微辣的怎么做:把陈皮和牛肉都切成丝。锅内放油,开大火,将牛肉丝下锅爆炒到断生,放一勺豆瓣酱、陈皮丝翻炒两下。加醪糟(或是料酒、白糖、水)、酱油煮一会,至汤汁将干时起锅。喜欢蔬菜的人,可以放一点时鲜蔬菜,最好的是胡萝卜。将胡萝卜切滚刀块,在上述加醪糟和酱油的步骤后入锅,用中火,跟牛肉一起煮。当胡萝卜煮到看不见棱角了,那就是煮软了,这时用大火收干汤汁就可以起锅了。中辣的口味的做法基本一样,只是不放酱油,而是放两到三勺豆瓣酱。如果要做成特辣的,除了多放豆瓣酱,在爆炒牛肉之前先放几个干辣椒就行了。陈皮牛肉一上桌,还没吃,辛辣鲜香的味道就已经很诱人了,特别开胃。几点提醒陈皮用于食疗,有两点要注意:第一, 陈皮食疗适合的人群很广,但有两种人要慎用陈皮:有内热或是气虚的人,具体的说,有干咳无痰、吐血症状的人不要用,平时特别爱出汗的人要少用。第二, 有的人喜欢用陈皮泡水来当茶喝。如果是为了治某一种病,这种方法是可以的。如果是日常保健,还是建议加在饭菜中作为调料。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如果所用的陈皮不够陈,含有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多,空腹服用对肠胃多少有一点刺激性,做成饭菜就没有这个担心了;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前面说过的,陈皮不是独行侠,它是贤妻,善于辅助其他的药物发挥功效。把陈皮作为调料放在菜里,可以使它的这个特点得到充分利用,与食物相互配合,将双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比如说,用陈皮配大米煮粥,效果就与单喝陈皮水大不相同。用陈皮炖肉,食疗的作用又不一样。这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其中还有化学反应的存在。陈皮的制法吃过桔子以后,把桔皮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收起来保存,第二年就可以用了。存放两三年的陈皮,药效更好。南方比较潮湿,陈皮容易长虫发霉,可以每半年拿出来晒一晒。现在的桔子打药的比较多,最好在桔子剥皮前,先用淘米水泡上半天到一天,再冲洗一遍,可以去除农药。注意:如果是没成熟的桔子,皮还是青色的那种,晾晒出来的陈皮,叫做青皮。跟普通的陈皮作用是很不一样的。不要弄混了。青皮是走肝经的,破气的作用非常强,主要用来治疗肝气郁滞,不适合一般人日常保健。二、常用的香药类(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2)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基本相同。(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4)桂枝,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5)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佳。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粤菜中使用较多。属性:性温。功用:入脾胃,开郁结,辟恶气,治胃寒疼痛等症。(7)当归,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属性:性温。功用:补血活血,调气解表,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贫血等症。为妇科良药。(8)荆芥: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用途不广,有时用于烧、煮肉类,主要作菜用。属性:性温。功用:入肺肝,疏风邪,清头目。(9)紫苏,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味两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广。但用于炒田螺,味道极妙,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属性:性温。功用: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梗能顺气安胎。(10)薄荷,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本两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大,主要用于调制饮料和糖水,有时也用于甜肴。属性:性温。功用:清头目,宣风寒,利咽喉,润心肺,辟口臭。(11)黄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属性:性寒。功用:清热泻火,可清心肺之热,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12)白芷,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属性:性温。功用:祛寒除湿,消肿排脓,清头目。(13)白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属性:性热、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滞,和胃止呕。(14)草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属性:性热。功用:味性较白豆蔻猛,暖胃温中,疗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燥湿强脾,能解郁痰内毒。(15)肉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属性:性温。功用:温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气行痰,厚肠止泻。(16)草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属性:性热燥火。功用:破瘴疠之气,发脾胃之寒,截疟除痰。(17)姜黄,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调色为主,与它药合用,用于牛羊类菜肴,有时也用于鸡鸭鱼虾类菜肴。它还是咖喱粉、沙嗲酱中的主要用料。属性:性温。功用:破气行瘀,祛风除寒,消肿止痛。(18)砂仁,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属性:性温。功用:逐寒快气,止呕吐,治胃痛,消滞化痰。(19)良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属性:性温。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呕吐。(20)丁香,又名鸡舌香,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属性:性温。功用:宣中暖胃,益肾壮阳,治呕吐。(21)花椒,又叫川椒,其实并非四川独有,也并非四川产的好。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生产。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动物原料皆可用之。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荤素皆宜,在川菜中,对花椒的使用,较广较多。(22)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是西北地区常用而喜欢的一种香料。孜然的味道极其浓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较难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极少有孜然的菜肴。属性:性热。功用:宣风祛寒,暖胃除湿。(23)胡椒,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浓辛、香。一切动物原料皆可用之。汤、菜均宜。因其味道极其浓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粤菜中用得较广。属性:性热。功用:散寒,下气,宽中,消风,除痰。注:胡椒能发疮助火,伤阴,胃热火旺者忌吃。(24)甘草,又名甜草,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于腌腊制品及卤菜。属性:性平。功用:和中,解百毒,补气润肺,止咳,泻火,止一切痛,可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疮疡中毒,脘腹及四肢痉挛作痛等症。注:多食令人呕吐。(25)罗汉果,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于卤菜。属性:性凉。功用:清热,解毒,益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暑,生津,清肝,明目,润肠,舒胃,可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多种疾病,尤其对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均有显著疗效。(26)香茅,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属性:性寒。功用:降火,利水,清肺。(27)陈皮,即干桔子皮。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主要用于烧、卤、扣蒸、煨等荤菜。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属性:性温。功用,驱寒除湿,理气散逆,止咳 痰。 以下是不常用的:(28)橙叶,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陈皮相同。(29)乌梅,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酸、香,其用途不大,只用于调制酸甜汁,或加入醋中泡之,使醋味更美。 (30)刀豆:豆科藤本植物刀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温。可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31)龙眼肉=桂圆:无患子科乔木龙眼的假种皮。味甘,性温。可补气血,益心脾,可治失眠健忘等症。 (32)山楂:蔷薇科乔木或大灌木山楂、山里红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可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33)枣=大枣:鼠李科灌木或小乔木枣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微温。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34)木瓜:蔷薇科灌木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味酸,性温。可除湿利痹,缓急舒筋,消食,治脚气。 (35)白扁豆=扁豆:豆科藤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平。可健脾化湿,可治脾虚泄泻等症。 (36)百合:百合科草本植物百合、细叶百合或卷丹的鳞茎。味甘,性微寒。可清热,养阴,润肺,宁神。 (37)青果=橄榄: 橄榄科乔木橄榄的果实。味甘、涩,性温。可利咽消肿,理气止痛。 (38)芡实:睡莲科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味甘、湿,性平。可健脾止泻止带,补肾固精缩尿。 (39)赤小豆: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可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40)佛手:芸香科小乔木或灌木佛手柑的果实。味辛、苦、酸,性温。能疏肝理气,化痰宽胸。 (41)杏仁:蔷薇科乔木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苦味杏的成熟种子。味苦,性温,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42)昆布=海带: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叶状体。味咸,性寒。可消痰软坚,利水退肿。 (43)桃仁:蔷薇科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味苦、甘,性平。可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44)莲子:睡莲科水生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味甘、涩,性平。可健脾止泻,补肾固精,养心安神。 (45)桑椹:桑科乔木桑的果穗。味甘,性寒。可补阴血,益肝肾,润肠通便。 (46)榧子=香榧:红豆杉科乔木榧的种子。味甘,性平。可杀虫,润肺,缓泻。 (47)淡豆豉:豆科草本植物大豆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味辛,性微温。可解表除烦,可治外感风寒及温病初起,发热,可用于热病烦闷等症。 (48)黑芝麻:亚麻科草本植物黑芝麻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平。可补肝肾,润五脏。 (49)蜂蜜: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成的糖类物质。味甘,性平。可补脾、解毒,润肺止咳,润肠通便。(50)莴苣:菊科草本植物的茎或叶。味苦,性寒,可治热毒、疮肿、口渴。 (51)薏苡仁: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种仁。味甘、淡,性凉。可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益肺健脾。(52)枸杞子:茄科灌木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可补精血,益肝肾,明目。(53)乌梢蛇: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味甘,性平。可祛风通络,定惊止痉。(54)酸枣仁:鼠李科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种子。味甘,性平。可养心安神,收敛止汗,治失眠。 (55)牡蛎=海蛎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味咸、涩,性微寒。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56)代代花: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代代花的花蕾。味甘、微苦,性平。可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57)决明子: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58)莱菔子=萝卜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味辛、甘,性平。可消食化积,止咳化痰平喘。 (59)菊花:菊科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降肝阳。(60)藿香: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可化湿行气,和中醒脾,祛暑解表。(61)郁李仁:蔷薇科灌木欧李或郁李的成熟种子。味辛、苦,性平。可润肠通便,利水消肿。(62)白果:银杏科乔木银杏的成熟种子。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止带。(63)薤白:百合科草本植物薤或小根蒜的鳞茎。味辛、苦,性温。可通阳开痹,温中理气。 (64)香橼:芸香科小乔木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味辛、苦、酸,性温。可疏肝理气,化痰。(65)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味甘、淡,性平。可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66)火麻仁:桑科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可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67)红花: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序。味辛,性温。可活血祛瘀,可治疮疡肿痛,跌扑伤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等症。 (68)麦芽:禾本科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的加工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积,回乳,用于食积停滞。(69)香薷:唇形科草本植物海洲香薷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70)鸡内金:雉科动物家鸡的沙囊内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积,化坚消石,固精缩尿。(71)荷叶:睡莲科水生植物莲的叶。味苦,性平。可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并可止血。(72)白茅根:禾本科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味甘,性寒。可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鲜用为佳。(73)桑叶:桑科乔木桑的叶。味苦、甘,性寒。可疏散风热,清泄肺热,清肝明目,凉血止血。(74)马齿苋:马齿苋科草木植物马齿苋的地上部分。味酸,性寒。可清热解毒,治痢,消痈。(75)芦根:禾本科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味甘,性寒。可清泄肺胃,生津止咳。鲜用为佳。 (76)蒲公英:菊科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味苦、甘,性寒。可清热解毒消痈,可治疮疡肿痛,咽喉炎症,肝胆疾患,尿路感染等。(77)益智仁:姜科草本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可补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涎。(78)淡竹叶:禾本科草本植物淡竹叶的茎叶。味甘,性寒。可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79)胖大海:梧桐科乔木胖大海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寒。可清肺止咳,利咽开音,润肠通便。(80)金银花:忍冬科藤本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可清热解毒,可治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热毒血痢等。(81)葛根: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味甘、辛,性平。可发表解肌,透疹,生津,升阳止泻。(82)鱼腥草:即蕺菜,也称侧耳根三白草科草本植物鱼腥草的茎叶。味辛,性微寒,有特殊香味。可清热解毒,排脓,宜生食。(83)山药: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味甘,性平。可补脾养肺,益肾涩精。

鲜地黄对于癫痫有作用吗?

鲜地黄是常见的中药材,鲜地黄在中药方面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鲜地黄花期4-5月,果期5-6月。鲜地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药用功效方面,鲜地黄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鲜地黄在一些热病、吐血等病症方面的药用价值最高。

鲜地黄的功能主治

鲜地黄是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的中药材,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功效。鲜地黄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①《药性论》:鲜地黄可以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亦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②《别录》:鲜地黄对于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腕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

③《食疗本草》:鲜地黄主齿痛,吐血,折伤。

④《本草从新》:鲜地黄消小肠火,清燥金,平诸血逆,消瘀通经。治吐衄崩中,热毒痢疾,肠胃如焚,伤寒瘟疫痘证,诸大热、大渴引饮,折跌绝筋,利大小便。

⑤《四声本草》:鲜地黄黑须发。

⑥《医学启源》:鲜地黄凉血,(润)皮肤燥,去诸湿。酒浸上行。

⑦《药类法象》:鲜地黄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

鲜地黄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4—1两;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

注意鲜地黄不适合患有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服用的。

《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药性论》:“忌三白。”

《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中药材鲜地黄的药用价值和副作用。鲜地黄在药用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破血、吐血,有清热凉血的功效。鲜地黄对于一些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病症有非常好的治疗功效,还可以搭配其他中药材,帮助人们治疗牙病、小肠火、乌须发,但是鲜地黄也有副作用,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