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有讲究,这样记“药对”,简单又快速!

桑叶治病有什么症状-桑叶治疗癫痫

处方上经常当归、白芍同用,苍术、厚朴同用,半夏、陈皮同用,这种药物的配伍,主要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有根据,有理论,不是随便凑合的。

通过适当配伍,能加强药物的效能,扩大治疗的范围,值得我们重视。

兹为便于大家掌握和进一步理解它的作用,拟分三类叙述如下。

01

第一类: 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辛与苦等,在相反相成中,改变其本来的功效或取得另一种新的效果。

这类最有意义。例如:

桂枝+白芍(气+血):桂枝汤,调和营卫。

人参+丹参(气+血):二参丹,养心和血。

金铃子+延胡索(气+血):金铃子散,止腹痛。

香附+高良姜(气+血):良附丸,止胃脘痛。

山栀+丹皮(气+血):加味逍遥散,清肝热。

黄连+肉桂(寒+热):交泰丸,治心肾不交失眠。

黄连+吴萸(寒+热):左金丸,平肝制吞酸。

黄连+干姜(寒+热):泻心汤,除胸中邪结。

柿蒂+丁香(寒+热):丁香柿蒂汤,止呃逆。

石膏+细辛(寒+热):二辛散,消牙龈肿痛。

黄连+木香(寒+温):香连丸,止赤白痢。

黄芩+厚朴(寒+燥):芩朴汤,化脾胃湿热。

黄柏+苍术(寒+燥):二妙丸,治下焦湿热。

白术+枳实(补+消):枳术丸,健脾消痞。

黄芪+防风(补+散):玉屏风散,治体虚感冒。

白芍+柴胡(补+散):四逆散,和肝泄热。

红枣+生姜(补+散):桂枝汤,和气血。

鳖甲+青蒿(补+清):青蒿鳖甲汤,退骨蒸。

黑芝麻+桑叶(补+清):桑麻丸,治肝阳头晕。

枸杞子+菊花(补+清):杞菊地黄丸,明目。

干姜+五味子(散+收):苓甘五味姜辛汤,化痰饮。

白矾+郁金(敛+散):白金丸,治癫痫。

柴胡+前胡(升+降):败毒散,疏邪止咳。

桔梗+枳壳(升+降):杏苏散,调胸膈气滞。

半夏+黄连(辛+苦):泻心汤,止呕。

皂角+白矾(辛+酸):稀涎散,涌吐风痰。

乌梅+生地(酸+甘):连梅汤,化阴生津。

乌梅+黄连(酸+苦):连梅汤,泄烦热。

当归+白芍(动+静):四物汤,养血和血。

02

第二类: 用两种药物相辅而行,互相发挥其特长,从而增强其作用,如化湿结合理气,发汗结合通阳,包括上下、表里结合,以及相须、相使等在内。

这类在临床上最为多用。例如:

苍术+厚朴:平胃散,燥湿行气。

豆豉+葱白:葱豉汤,散寒通阳。

半夏+陈皮:二陈汤,化痰顺气。

杏仁+贝母:桑杏汤,顺气化痰。

知母+贝母:二母散,清热化痰。

枳实+竹茹:温胆汤,和胃止呕。

木香+槟榔: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

人参+蛤蚧:人参蛤蚧散,纳气。

黄芪+防己:黄芪防己汤,行皮水。

人参+附子:参附汤,温补元气。

黄芪+附子:芪附汤,温固卫气。

白术+附子:术附汤,温补中气。

附子+茯苓:(相使)温肾利水。

黄柏+知母:(相须)清下焦湿热。

03

第三类: 取性质和功效类似的两种药物同用,目的在于加强药效,或使内脏之间得到兼顾。

例如:

党参+黄芪:补气。

附子+肉桂:温肾回阳。

山药+扁豆:补脾止泻。

沙参+麦冬:润肺生津。

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

杜仲+续断:补肾强腰。

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龙骨+牡蛎:固脱。

金樱子+芡实:固精。

赤石脂+禹余粮:涩肠。

谷芽+麦芽:助消化。

桑枝+丝瓜络:活络。

牡蛎+石决明:潜阳。

升麻+柴胡:升提气分。

旋覆花+代赭石:降气。

橘核+荔枝核:消疝气。

甘松+山奈:止胃气痛。

海藻+昆布:消痰核。

荆三棱+蓬莪术:消症瘕痞块。

白茯苓+赤苓:利水。

甘遂+芫花:逐水。

常山+草果:截疟。

当归+川芎:活血祛瘀。

桃仁+红花:破瘀。

蒲黄+五灵脂:祛瘀。

乳香+没药:理气散瘀止痛。

藿香+佩兰:清暑。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黄连+黄芩:泻火。

桑叶+菊花:清风热。

羌活+独活:治风湿疼痛。

川乌+草乌:治寒湿疼痛。

青皮+陈皮:疏肝胃气。

苏梗+藿梗:理脾胃气。

天冬+麦冬:滋养肺肾。

芦根+茅根:清肺胃热。

砂仁+蔻仁:健脾胃。

神曲+山楂:消谷肉食积。

关于药物配伍应用的例子很多,不能悉举。

如外感咳嗽常用苦杏仁、象贝母,但肺阴不足,兼见内热,或外邪初解,咳痰不爽的,可与甜杏仁、川贝母合用,处方惯写甜苦杏、川象贝。

还有三种药配伍,如杏仁、苡仁、蔻仁同用,宣化三焦之湿,以及个别地区用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处方惯写焦三仙之类,没有提及。

总之,药物配伍有其重要意义,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随意凑合,将会造成杂乱和叠床架屋的现象。

内容转自肖相如频道微信

中药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僵蚕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僵蚕中药的功效与作用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僵蚕的功效是什么?2、僵蚕的功效和作用僵蚕是什么3、僵蚕的功效是什么4、僵蚕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5、僵蚕的作用与功效僵蚕是什么东西6、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僵蚕的功效是什么?僵蚕还具有催眠、抗惊厥、抗癫痫的作用。

僵蚕中还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僵蚕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如:1、息风止痉(僵蚕咸辛平,入肝、肺经,既能够息风止痉,又能够化痰定惊,对于惊风、癫痫伴有痰热者效果好。

)2、祛风止痛3、化痰散结4、治疗中风5、抑菌6、镇静安眠7、抗凝血8、美容养颜9、降血脂10、保护神经系统(僵蚕提取物能对抗兴奋性氨基酸诱导的神经毒素,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降低脑缺血及其他神经损害导致的神经受损。

僵蚕的功效和作用僵蚕是什么1、僵蚕有息风止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

临床常用在中风、脑梗塞、脑出血引起的眩晕、半身不遂、抽搐、惊厥,也可以用在小儿的高热惊厥,还有面神经麻痹甚至皮肤病风疹。

僵蚕还有化痰散结的功效,临床最常用在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炎用的更多。

2、僵蚕,中药名。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innaeus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的干燥体。

僵蚕的功效是什么僵蚕,别名天虫、姜蚕。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僵蚕。

僵蚕的功效作用:

1、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2、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僵蚕因为可以平息肝风、止痉,所以对于治疗惊痫、抽搐、小儿的惊风、破伤风、夜啼有很好的效果。

3、另外僵蚕可以治疗中风不遂口眼歪斜等相关的后遗症,它本身有一定的退热、止痛的作用,所以治疗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痄腮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僵蚕在临床上是一味使用比较广泛以及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中药,具体的配伍和治疗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扩展资料:

僵蚕,中药名。

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

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效。

常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

长2~5cm,直径0.5~0.7cm。

表面灰,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

气微腥。

味微咸。

百度百科-僵蚕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1、僵蚕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主要可以治疗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症状。

2、僵蚕咸辛平,入肝、肺二经,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定惊,故对惊风、癫痫而挟痰热者尤为适宜。

治高热抽搐者,可与蝉衣、钩藤、菊花同用。

僵蚕治急惊风,痰喘发痉者,以僵蚕同全蝎、天麻、朱砂、牛黄、胆南星等搭配一起使用。

3、僵蚕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和身体所需的各种大量的微量元素成分,例如大量的铁、锌、铜等,并且含有大量的草酸铵成分,主要是可以帮助治疗一般出现的身体无力和经常性的疲乏的情况,并且对于一般身体的贫血的情况,可以帮助之劳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的,其次是可以帮助治疗过敏的情况。

禁忌是:心虚不宁、血虚生风等人群谨慎食用。

建议不要多吃,因为会分解出大量的氨,会影响到肝脏。

3、僵蚕的药用价值

(1)僵蚕可以熄肝风止痉挛抽搐,还可以化痰,所以用于治疗惊痫抽搐等症状。

僵蚕味辛行散,又能祛外风止痉挛抽搐,常用于风中经络的口眼?斜,通常与全蝎、白附子等一起使用。

(2)还可以治疗风热上攻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可与桔梗、荆芥、甘草等同用,就如六味汤一样;也可以治疗风疹瘙痒可单用研末服,或与蝉蜕、薄荷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3)僵蚕味咸,能软坚散结,又兼可化痰,还常与浙贝母、夏枯草、连翘等清热化痰散结药物同用,以治疗痰核、瘰疬。

4、僵蚕的炮制方法:将僵蚕拣去杂质及蚕丝,每斤药用甘草1两煎水摊冷,洗去灰尘,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晒干或烘干。

然后炒僵蚕,将锅烧热(撒入锅内,等待冒烟时,投入僵虫,用锅铲不断翻动,炒至为度。

取出筛去麦麸,备用。

最后就可出锅完成炮制方法。

僵蚕的作用与功效僵蚕是什么东西1、僵蚕为蚕的幼虫感染了白僵菌而致的干燥体,具有息风止茎,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

僵蚕配伍全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而止惊,用于惊痫抽搐。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以及小儿的惊风、破伤风、夜啼的。

僵蚕配桑叶,蔓荆子,木贼草等,可以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痄腮等,配蝉蜕荆芥薄荷,用于治疗风疹、瘙痒,配备亩连翘夏枯草,用于痰核累疬。

此外,僵蚕还可以用于面神经麻痹。

2、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而致的干燥体。

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的蚕干燥。

僵蚕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

僵蚕长2~5cm,直径0.5~0.7cm。

僵蚕表面灰,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

僵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

僵蚕气微腥。

味微咸。

僵蚕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能够祛风解痉,化痰散结。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僵蚕又名白僵菌。

是蚕蛾科昆虫家蚕被白僵菌感染致的僵体,因此故名僵蚕,亦名僵蛹。

僵蚕具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

下面就来看看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1.抵抗癌瘤

僵蚕具有可以抵抗人体内的癌瘤肿毒的作用,在中药领域中可以抵鼻咽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等病症。

2.抗菌

僵蚕具有一定的抗菌功效,体外试验表明僵蚕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

3.治疗口眼歪斜

4.治疗痰核

僵蚕具有治疗痰核的作用,能软坚散结,又兼可化痰,故可用治痰核、瘰疬。

亦可用治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疔疮痈肿等症,效果是非常好的。

5.治疗咽喉肿痛

6.治疗肺结核

7.其他作用

僵蚕提取液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僵蚕粉有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味良药。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僵蚕具有抵抗癌瘤、抗菌、治疗口眼歪斜等作用。

关于中药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和僵蚕中药的功效与作用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先兆子痫 子痫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疾病科属 3 疾病概述 4 诊断要点 5 辨证分析 6 辨证论治 6.1 服虚肝旺型 6.2 脾虚肝旺型 6.3 肝风内动型 6.4 痰火上扰型 6.5 其他疗法 附: 1 治疗先兆子痫 子痫的穴位 1 拼音

xiān zhào zǐ xián zǐ xián

2 疾病科属

妇科

3 疾病概述

怀子而病痫,名子痫。子痫发作多在孕晚期或正值产时或产后。孕妇突然眩晕倒仆、抽搐或昏迷者,称子痫,又称妊娠痫证。子痫是由先兆子痫发展而来。先兆子痫往往出现子肿、子晕的病证,并见前驱症状,如头晕、视物不清、上腹不适、胸闷呕恶、面浮肢肿等。检查可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叁大症状(或居其二),称“先兆子痫”。中医称妊娠痫证,实际上包括了先兆子痫及痫。先兆子痫与子痫是一个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本病是孕产妇及围产儿亡的主要原因,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课题。

4 诊断要点

1、先兆子痫是在子晕、子肿的基础上出现自觉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烦躁不安,胸闷不适等。检查可见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叁大症状或居其二。

2、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出现突然抽搐或昏迷者,即可诊断为子痫,是最危重的阶段。

3、应与癫痫及厥证相鉴别。

5 辨证分析

孕妇肝肾或脾肾素虚,因孕重虚,阴血益亏,肝失濡养,则肝阳上亢,亢极风动;或水不济火,心肝火盛。风助火威,风火相煽,发为子痫。或聚湿成痰,痰火交炽,蒙蔽清窍,也有火灼成瘀,瘀阻血行,脏腑失养发为子痫者。此病以脏腑虚损、损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子痫重在预防,在子肿、子晕、先兆子痫阶段应积极治疗,防止发展。一旦发生子痫,危及母体及胎儿性命,必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6 辨证论治 6.1 服虚肝旺型

证见

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头痛头胀,耳鸣腰酸,口干咽躁,烦躁不安,手指发麻,尿少便秘。舌红,有裂纹,脉弦滑数。

治法

滋阴养血,平肝潜阳。

方药

主方:杞菊地黄丸(董西园《医级》)合二至丸(汪昂《医方集解》)加味处方:枸杞子15克,杭菊20克,山萸肉15克,牡丹皮15克,淮山药30克,白芍20克,赤芍15克,生地黄2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石决明30克,钩藤15在。水煎服。

6.2 脾虚肝旺型

证见

妊娠中晚期,面目肢体浮肿,头晕目眩或头麻头重,胸闷泛恶,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大便不实。舌淡泮,脉缓滑或弦滑。

治法

健脾行水,平肝潜阳。

方药

主方:白术散(蔡玉美《指迷方》)加味处方:白术30克,云苓30克,大腹皮20克,陈皮6克,生姜皮15克,石决明30克,白芍20克,钩藤15克,丹参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说明:上述两个证型为先兆子痫阶段。

6.3 肝风内动型

证见

孕晚期或正值产时或产后1~2日,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烦躁不安,颜面潮红,突发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甚则昏不知人。舌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滑数。

治法

平肝熄风止痉。

方药

主方:羚羊钩藤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加减处方:羚羊角粉3克,钩藤30克(后下15分钟),桑叶15克,杭菊花15克,川贝母6克,竹茹20克,生地黄20克,白芍20克,茯神20克,甘草6克,全蝎10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对昏迷不醒者,可鼻饲给药。或救醒后再服。

6.4 痰火上扰型

证见

妊娠晚期或产时或新产后,头晕头痛,胸闷泛恶,忽然倒仆,全身帛搐,口噤,昏不知人,气粗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豁痰,开窍止痉。

方药

主方: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全《痘疹世医心法》)加减处方:天然牛黄0.3克(冲服),川黄连9克,黄芩15克,山栀子15克,郁金15克,礞石15克,天竹黄9克,全蝎9克,石草蒲12克。水煎服。说明:上述各证型,如出现面色黯滞,舌黯有瘀斑,则为挟瘀之征,可在原方中选加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以改善微循环。如反复帛搐,昏迷不醒者,需中西医结合抢救,并注意血液、生化、心、肝、肾功能的检测,防止酸中毒及脏腑功能衰竭。子痫常于帛搐后自然作产,且产程快,必须尽快做好分娩处理。若病情稳定,仍未作产,必要时可终止妊娠,产后仍需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

6.5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抽搐者,针刺曲池、合谷、人中、承山、太冲。昏迷者,针刺人中、百会、涌泉、风池。

2、预防与调护本病以预防为主。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子肿、子晕及出现先兆子痫的各种症候,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子痫。一旦发生子痫,危及母体及胎儿,应做好有关护理。

治疗先兆子痫 子痫的穴位 头临泣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内障雀目,目翳,流泪,小儿惊痫,头痛,目眩,目外眦痛,鼻塞,鼻渊,惊痫,目痛,...

颔厌

鸣耳聋,目眩,齿痛,身热,善嚏,瘈疭(瘛疭),惊痫,癫痫,手腕痛,偏头痛,耳鸣,眩晕,口?,口眼?...

三分闾

,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长强穴的别名...

气之阴俞

,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长强穴的别名...

尾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