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还可以治什么-青蒿素能治疗癫痫吗
洪水灾害发生后,容易引发哪些疾病,防治方案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灾害和传染病密切关联,那洪灾过后容易引发什么疾病?如果提前了解洪水灾害引发的相关疾病,并进行相应的医疗准备及药品保障,对于防控灾情意义重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洪水灾害发生后,容易引发哪些疾病,防治方案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 ?
洪水灾害引发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有:
?
一、消化系统疾病:
?
?
肠道传染病
?
1、痢疾:是痢疾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通过食物及水进行传播。
?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如三代头孢菌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 星、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等,注意?沙星?类药物(喹诺酮类)儿童及未成年人禁用。
?
2、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稀水样便,严重的可出现脱水。
?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传播,可经水、食物、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但水型传播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治疗:霍乱属甲型传染病,发现后应立即上报,进行严格隔离,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三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
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肠道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
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传播。
?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尤其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其抗菌谱广,活性强,口服吸收好,价格便宜,成为伤寒治疗中的首选。
?
4、甲型肝炎: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表现为起病急,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肝脏肿大以及肝功能异常等。初期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时有可能误认为感冒,易被忽视,延误病情。
?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食入被 HAV 污染的水和食物是甲肝爆发流行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
治疗: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对症支持治疗,绝大多数可完全治愈,不会转为慢性。
?
5、戊型肝炎: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症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有肝脏肿大,但脾肿大较少见。
?
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见。
?
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
?
二、呼吸系统疾病
?
?
呼吸系统传染病
?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后出现高烧,并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眼睛粘膜接触传播。
?
治疗:早期可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给予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有咳嗽、咳痰者给予盐酸氨溴索等药物止咳祛痰对症治疗;合并有呕吐、腹泻的可给予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治疗,个别严重的需要机械通气等进一步处理。
?
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全身斑丘疹及疹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临床特征。
?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眼结合膜侵入感染。
?
治疗:以加强护理为主,注意室内适当的温、湿度,避免强光刺激。体温过高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轻型患者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等对症治疗;重型麻疹患者可视病情予以静滴抗病毒治疗及加强支持治疗;并发肝损害者予以甘草酸二铵等保肝治疗;并发心肌损害可以给予 1 ,6 二磷酸果糖、ATP、 辅酶 Q 10等治疗;并发细菌性肺炎者行抗生素治疗。
?
3、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斑瘀点,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面对面说话等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 染。
?
治疗:青霉素类药物对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毒性低。出现颅内高压的可选择静脉输注 20%甘露醇降颅压,伴有酸中毒者可输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
?
三、虫媒传染病:
?
?
虫媒传染病
?
1、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起病急骤、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病理反射以及脑膜刺激征等。
?
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传播。
?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高热患者给予氯丙嗪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等,并辅助物理降温;对于抽搐患者给予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出现脑水肿的患者要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
?
2、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以畏寒、发热、出汗、头痛、贫血等为主,并易引发、脑、肝、肾、肺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
?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
治疗:以抗疟原虫治疗为基础,并辅以对症治疗。抗疟药物可选择双氢青蒿素片、复方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胶囊、蒿甲醚注射剂、青蒿琥酯片等。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疟疾在我国已基本被消灭。
?
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重症者可有出血、休克。
?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休息、退热、出血部位明确者给予止血处理。
?
四、自然疫源性疾病:
?
?
自然疫源性疾病:血吸虫病
?
1、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管里,在血管里吸血、产卵、排出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记忆力减低、共济失调、发作性癫痫等。
?
传播途径:接触疫水传播
?
治疗:主要对患者进行脱水处理, 可选择利尿剂如醛固酮拮抗剂、呋塞米、甘露醇、泼尼松等。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但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多,使用应谨慎。待症状缓解后给予吡喹酮进行驱虫治疗,亦可选用青蒿素类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进行治疗。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
?
2、钩端螺旋体病:由多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结膜出血、腓肠肌压痛;中期可伴有肺弥漫性出血,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晚期多数病人可恢复,少数病人仍有发热、眼葡萄膜炎等。
?
传播途径:钩端螺旋体直接接触传播。
?
治疗:青霉素是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最有效药物。可在使用青霉素前 5~10 分钟肌注安定 10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20 mg,可以避免赫氏反应,并能协助退热,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
此外,洪水灾害时还有可能因为被污染水体侵泡导致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破伤风等等,需要及时专科处理。
2009年执业西药师《药物化学》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药物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常用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药物化学结构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3.一些重要药物在体内外相互作用的化学变化;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化学变化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4.手物的立体化学结构、构型和生物活性特点。
5.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及其原因。
6.特殊管理药品的结构特点和临床用途。
7.重要药物结构特点及其构效关系。
8.各类药物的分类和发展。
9.药物结构修饰的原理和对药效的影响。
说明:本部分所要求的药物品种的选择依据是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04年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目前常用的新药。
大单元 小单元 细 目 要 点
一、总论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1.药物理化性质 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解离度和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
2.药物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与立体结构 电子云密度和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3.键合特性 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时的键合形式对药效的影响
(二)药物化学结构与体内生物转化的关系 1.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第Ⅰ相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化学变化类型: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
2.药物的结合反应(第Ⅱ相生物结合) 药物在体内生物结合反应类型: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与硫酸的结合、与氨基酸的结合、与谷胱甘肽的结合、乙酰化结合、甲基化结合等
3.药物的生物转化和药学研究 (1)药物的生物转化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合并用药、给药途径、解释药物毒副作用
(2)药物的生物转化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药物的前药、硬药和软药对药效的影响
(三)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 1.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作用 药物化学结构修饰对药物动力学性质、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毒副作用、化学稳定性、溶解性能、不良的气味或味道的影响
2.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常用方法 酯化和酰胺化、成盐、成环和开环修饰等
二、化学治疗药物 (一)抗生素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2)各类抗生素的发展
(3)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2.β-内酰胺类 (1)青霉素钠(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哌拉西林、替莫西林、头孢噻吩钠、头孢美唑、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亚胺培南、氨曲南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大环内酯类 (1)红霉素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和用途
(2)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4.氨基糖苷类 硫酸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硫酸庆大霉素的结构特点、作用特点和用途
5.四环素类 盐酸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美他环素的结构特点、作用特点和用途
(二)合成抗菌药 1.基本要求 (1)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合成抗菌药物的发展
(3)合成抗菌药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2.喹诺酮类 (1)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盐酸洛美沙星、依诺沙星、盐酸芦氟沙星、加替沙星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甲唑、甲氧苄啶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三)抗结核药 1.基本要求 抗结核药物的发展
2.抗生素 硫酸链霉素、利福平、利福喷汀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合成药 (1)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四)抗真菌药 1.基本要求 (1)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理化性质
(2)抗真菌药的发展
2.唑类抗真菌药物 (1)硝酸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克霉唑、伊曲康唑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其他抗真菌药物 特比萘芬、氟胞嘧啶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五)抗病毒药 1.基本要求 (1)结构类型、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抗病毒和抗艾滋病药物的发展
2.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1)齐多夫定、阿昔洛韦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司他夫定、拉米夫定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奈韦拉平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4.蛋白酶抑制剂 茚地那韦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5.其他抗病毒药物 (1)利巴韦林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盐酸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六)其他抗感染药 1.基本要求 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各种常用药物 (1)氯霉素、盐酸小檗碱、甲硝唑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磷霉素、盐酸克林霉素、呋喃妥因、替硝唑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七)抗寄生虫药 1.基本要求 (1)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2)抗寄生虫药的发展
2.驱肠虫药物 (1)盐酸左旋咪唑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抗血吸虫病和抗丝虫病药物 吡喹酮、枸橼酸乙胺嗪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抗疟药 (1)本芴醇、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乙胺嘧啶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二盐酸奎宁、青蒿素、蒿甲醚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八)抗肿瘤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3)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2.烷化剂 (1)环磷酰胺、卡莫司汀、白消安、顺铂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异环磷酰胺、美法仑、塞替派、卡铂、奥沙利铂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抗代谢药物 (1)氟尿嘧啶、盐酸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氟铁龙、卡莫氟、环胞苷、吉西他滨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4.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 盐酸多柔比星、米托蒽醌、依托泊苷、替尼泊苷、长春新碱、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5.其他抗肿瘤药物 来曲唑、枸橼酸他莫昔芬、甲磺酸伊马替尼、吉非替尼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及抗焦虑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及抗焦虑药物的发展
(3)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4)国家特殊管理精神药品的结构特点
2.苯二氮类 (1)地西泮、奥沙西泮、艾司唑仑、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其他类 唑吡坦、佐匹克隆、丁螺环酮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二)抗癫痫及抗惊厥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国家特殊管理精神药品的结构特点
2.巴比妥类及其类似物 (1)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异戊巴比妥、硫喷妥钠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其他类 (1)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三)抗精神失常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代谢特点
(2)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发展
2.抗精神病药 盐酸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3.抗抑郁药 (1)盐酸阿米替林、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文拉法辛、舍曲林、吗氯贝胺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4.抗狂躁症药 碳酸锂的特点和用途
(四)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
(2)改善脑功能的药物的发展
2.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1)吡拉西坦、盐酸多奈哌齐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茴拉西坦、利斯的明、石杉碱甲、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五)镇痛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结构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3)镇痛药物的发展
(4)国家特殊管理品的结构特点
2.作用阿片受体类药物 (1)盐酸吗啡、盐酸、枸橼酸、盐酸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盐酸纳洛酮、酒石酸布托啡诺、右丙氧芬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其他类药物 盐酸布桂嗪、苯噻啶、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四、传出神经药物 (一)影响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物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拟胆碱药物和抗胆碱药物的发展
2.胆碱受体激动药 (1)硝酸毛果芸香碱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氯贝胆碱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胆碱酯酶抑制药 溴新斯的明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4.M胆碱受体拮抗药 (1)硫酸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氢溴酸东莨菪碱、氢溴酸山莨菪碱、丁溴东莨菪碱、氢溴酸后马托品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5.N胆碱受体拮抗药 (1)氯化琥珀胆碱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苯磺酸阿曲库铵、泮库溴铵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二)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药物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和理化性质
(2)结构和药物受体的选择性及药物代谢的特点
(3)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问的关系
(4)易制毒化学品的结构特点
2.拟肾上腺素药 (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盐酸麻黄碱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盐酸克仑特罗、盐酸氯丙那林、盐酸伪麻黄碱的结构和用途
3.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1)盐酸哌唑嗪、盐酸普萘洛尔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盐酸特拉唑嗪、索他洛尔、阿替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的结构和用途
五、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抗心律失常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抗心律失常药的发展
2.钠通道阻滞剂 (1)盐酸美西律、盐酸普罗帕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奎尼丁、盐酸普鲁卡因胺、盐酸利多卡因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钾通道阻滞剂 盐酸胺碘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二)抗心力衰竭药 1.基本要求 (1)作用机制和结构类型
(2)抗心力衰竭药的发展
2.强心苷类 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的化学结构特点和用途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1)米力农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氨力农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三)抗高血压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
(3)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2.作用于中枢的抗高血压药 (1)盐酸可乐定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和用途
(2)甲基多巴的结构和用途
3.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 利舍平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4.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 (1)卡托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氯沙坦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福辛普利、赖诺普利、缬沙坦、厄贝沙坦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5.钙通道阻滞剂 (1)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盐酸维拉帕米、盐酸地尔硫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桂利嗪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四)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发展
2.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1)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苯氧乙酸类 (1)氯贝丁酯、非诺贝特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吉非贝齐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五)抗心绞痛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抗心绞痛药物的发展
2.硝酸酯类 (1)、硝酸异山梨酯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单硝酸异山梨酯、戊四硝酯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其他类 双嘧达莫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六)利尿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
(2)利尿药的发展
2.碳酸酐酶抑制剂 乙酰唑胺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Na+-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 呋塞米、依他尼酸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 (1)氢氯噻嗪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氯噻酮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5.肾内皮细胞钠通道阻滞剂 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6.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 螺内酯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六、呼吸系统药物 (一)平喘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
(2)平喘药的发展
(3)呼吸道吸入用药的代谢特点和结构关系
2.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硫酸沙丁胺醇、沙美特罗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福莫特罗、盐酸班布特罗、丙卡特罗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M胆碱受体拮抗药 异丙托溴铵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影响白三烯的药物 (1)孟鲁司特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扎鲁司特、齐留通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5.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丙酸倍氯米松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6.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1)茶碱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六、呼吸系统药物 (二)镇咳祛痰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
(2)镇咳祛痰药的发展
2.镇咳药 (1)磷酸可待因、磷酸苯丙哌林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右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祛痰药 (1)盐酸溴己新、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羧甲司坦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七、消化系统药物 (一)抗溃疡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2)抗溃疡药的发展
2.组胺H2受体拮抗药 (1)盐酸雷尼替丁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质子泵抑制剂 (1)奥美拉唑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4.其他药物 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哌仑西平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二)胃动力药和止吐药 1.基本要求 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2.胃动力药 (1)西沙比利、多潘立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莫沙必利、甲氧氯普胺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止吐药 (1)盐酸昂丹司琼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盐酸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八、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 (一)非甾体抗炎药 1.基本要求 (1)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2)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
2.解热镇痛药 (1)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贝诺酯、安乃近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非甾体抗炎药 (1)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吡罗昔康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舒林酸、双氯芬酸钠、萘丁美酮、芬布芬、酮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4.抗痛风药 别嘌醇、丙磺舒、秋水仙碱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二)抗变态反应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2)抗变态反应药物的发展
2.组胺H1受体拮抗药 (1)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赛庚啶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富马酸酮替芬、特非那定、诺阿司咪唑、咪唑斯汀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 色甘酸钠、曲尼司特、普鲁司特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九、内分泌药物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代谢特点
(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发展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1)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醋酸泼尼松龙、醋酸氟轻松、醋酸曲安奈德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二)性激素和避孕药 1.基本要求 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代谢特点
2.雄性激素类药物 (1)甲睾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达那唑、非那雄胺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3.雌激素类药物 (1)雌二醇、炔雌醇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己烯雌酚、氯米芬、雷洛昔芬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4.孕激素类药物 (1)、醋酸甲羟孕酮、炔诺酮、左炔诺孕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醋酸甲地孕酮、米非司酮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三)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代谢特点
(2)影响血糖药物的发展
2.胰岛素 胰岛素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和用途
3.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瑞格列奈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4.胰岛素增敏剂 盐酸二甲双胍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马来酸罗格列酮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十、维生素类药物 (一)脂溶性维生素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立体异构和代谢特点
(2)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2.常用药物 (1)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阿法骨化醇、维生素D2、维生素K3的化学结构和用途
(二)水溶性维生素 1.基本要求 (1)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立体异构和代谢特点
(2)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2.常用药物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药物是怎样分类的?
相对于中药而言,西药是指以现代科学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与功效,并按西医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包括:有机化学药品,如阿司匹林;无机化学药品,如碳酸氢钠片;生物制品,如白蛋白等。
按照药理学分类,常用西药包括如下几类。
(1)抗感染类药物
抗生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合成的抗菌药: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磺胺类(磺胺甲唑)、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等。
抗结核病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抗麻风病药:氨苯砜等。
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拉米夫定等。
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制霉菌素等。
抗寄生虫病药:青蒿素、氯喹、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2)
全身:硫喷妥钠等。
局部:利多卡因等。
(3)神经系统类药物
中枢兴奋药:甲氯芬酯、茴拉西坦等。
镇痛药:吗啡、等。
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别嘌醇等。
: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硫酸镁等。
抗震颤麻痹药:卡比多巴、苯海索等。
抗老年痴呆症药:他克林等。
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等。
抗抑郁药:丙咪嗪、多塞平等。
(4)抗肿瘤类药物烷化剂(环磷酰胺),抗代谢药(甲氨蝶呤),铂类配合物(顺铂),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抗肿瘤植物成分(紫杉醇),抗肿瘤激素类(亮丙瑞林)等。
(5)心血管系统类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
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萘洛尔、胺碘酮等。
抗高血压药:氢氯噻嗪、可乐定、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硝苯地平、硝普钠等。
抗心力衰竭药物:地高辛、氨力农等。
抗休克药物:肾上腺素等。
调血脂药:辛伐他汀、考来烯胺、非诺贝特、烟酸等。
(6)血液系统类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双嘧达莫、噻氯匹定等。
抗凝血药:肝素、华法林、链激酶、尿激酶等。
促凝血药:维生素K、氨甲环酸等。
抗贫血药:硫酸亚铁、叶酸等。
(7)呼吸系统类药物
祛痰药:氯化铵、氨溴索等。
镇咳药:可待因、右、苯丙哌林等。
平喘药:倍氯米松、沙丁胺醇、氨茶碱等。
(8)消化系统类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氢氧化铝、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
助消化药:胃蛋白酶等。
止吐药:昂丹司琼、苯海拉明等。
促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泻药:硫酸镁等。
止泻药:蒙脱石散剂等。
护肝利胆药:联苯双酯、熊去氧胆酸等。
(9)泌尿系统类药物
利尿药: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脱水药:甘露醇等。
(10)调血糖药物胰岛素、格列吡嗪、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
(11)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缩宫素、氟轻松、去氧皮质酮、苯丙酸诺龙、雌二醇、甲羟孕酮、促甲状腺素、丙硫氧嘧啶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